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上饒靈山的詩句

關於上饒靈山的詩句

1. 關於上饒的詩句

關於上饒的詩句 1. 寫上饒的詩句

《送蘇修遊上饒》

年代: 唐 作者: 崔峒

愛爾無羈束,雲山恣意過。

壹身隨遠岫,孤棹任輕波。

世事關情少,漁家寄宿多。

蘆花淺淡處,江月奈人何。

《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築偃湖未成》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

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

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

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

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蒙蒙?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

連雲松竹, 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 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 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 老夫靜處閑看。

《送人貶信州判官》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地僻山深古上饒,土風貧薄道程遙。

不唯遷客須恓屑,見說居人也寂寥。

溪畔毒沙藏水弩,城頭枯樹下山魈。

若於此郡為卑吏,刺史廳前又折腰。

《送孟信州去矣行》

年代: 宋 作者: 蘇泂

青絲絡馬黃金羈,紫衣導從前驅馳。

男兒四十作太守,路人指點生光輝。

我時笑與路人說,太守襟懷世人別。

平生為政學魯論,愛民如兒少鞭撻。

上饒之民吾賀君,君獨不見南安軍。

是家官職未渠已,太後垂簾功蓋世。

《喜晴》

年代: 宋 作者: 章甫

連山春雨來,徑滑不容足。

行人相攀援,泥濘及馬腹。

欲往不得前,野店可投宿。

朝來天宇佳,笑語聞童仆。

宣城半程耳,山路聽詰曲。

自別賢主人,三歲如轉燭。

應煩倒屣迎,喜氣見眉目。

新堂幾日成,春酒此時熟。

珠璣傾錦囊,塵埃拂楸局。

上饒千裏遠,策蹇許追逐。

北歸預可料,詩作牛腰束。

2. 誰知道有關江西上饒的古詩

題上饒亭

張祜

溪亭拂壹琴,促軫坐披衿。夜月水南寺,秋風城外砧。

早霜紅葉靜,新雨碧潭深。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張祜(約785—849?),字承吉,唐詩人,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初寓姑蘇,後至長安,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享年70歲

夏日登信州北樓

李郢

高樓上長望,百裏見靈山。雨歇河珠定,雲開谷鳥還。

田苗映林合,牛犢傍村閑。始得消憂處,蟬聲催入關。

李郢,字楚望,長安人。大中十年,第進士,官終侍禦史。詩作多寫景狀物,風格以老練沈郁為主。代表作有《南池》、《陽羨春歌》、《茶山貢焙歌》、《園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驛》、《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畫鼓》、《曉井》等,其中以《南池》流傳最廣

信州溪岸夜吟作

韋莊

夜倚臨溪店,懷鄉獨苦吟。月當山頂出,星倚水湄沈。

霧氣漁燈冷,鐘聲谷寺深。壹城人悄悄,琪樹宿仙禽。

韋莊(約公元900年左右,生卒年不詳),字端已,唐末五代詩人.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唐初宰相韋見素後人,少孤貧力學,才敏過人。為人疏曠不拘,任性自用。

更多關於上饒的詩詞見

3. 與上饒有關的古詩文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辛棄疾 連雲松竹, 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 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 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 老夫靜處閑看。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壹月,四十八歲 的,辛棄疾由江西安撫使改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 但隨即又因臺臣王藺的彈劾,被免掉了職務,作者不 得不回到在上饒靈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帶湖新居過退隱 的生活。

作者不僅沒有因被迫閑居而苦惱,反倒有擺 脫官場紛擾的愉悅。因此,在閑居期間,他創作了大 量贊美帶湖風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詞篇。

這首詞便是 其中之壹。題目中的“山園”,就是他的帶湖居第。

洪邁的《稼軒記》說,這裏“其縱千有二百三十尺, 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既築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 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決決,居然衍十弓”。

“故憑高作 屋下臨之,是為稼軒”。整個莊園,廊廡曲折,花木 扶疏。

亭臺有植杖亭、集山樓、婆娑堂、信步亭、滌 硯渚..陳的《與辛幼安殿撰書》則說,“作室甚 宏麗”,朱熹曾“潛入去看,以為耳目所未睹”。“檢 校”,是查核的意思。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註釋 ①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西。 ②“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

別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廟。

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

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 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壹片。

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 風光。 朱熹和陸遊的詩詞比較難找。

4. 與上饒有關的古詩文

清平樂 檢校山園書所見

辛棄疾

連雲松竹,

萬事從今足。

拄杖東家分社肉,

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

兒童偷把長竿。

莫遣旁人驚去,

老夫靜處閑看。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壹月,四十八歲 的,辛棄疾由江西安撫使改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 但隨即又因臺臣王藺的彈劾,被免掉了職務,作者不

得不回到在上饒靈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帶湖新居過退隱 的生活。作者不僅沒有因被迫閑居而苦惱,反倒有擺 脫官場紛擾的愉悅。因此,在閑居期間,他創作了大 量贊美帶湖風光、歌唱村居生活的詞篇。這首詞便是 其中之壹。題目中的“山園”,就是他的帶湖居第。 洪邁的《稼軒記》說,這裏“其縱千有二百三十尺, 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既築室百楹,才占地什四。乃 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決決,居然衍十弓”。“故憑高作 屋下臨之,是為稼軒”。整個莊園,廊廡曲折,花木 扶疏。亭臺有植杖亭、集山樓、婆娑堂、信步亭、滌 硯渚..陳的《與辛幼安殿撰書》則說,“作室甚 宏麗”,朱熹曾“潛入去看,以為耳目所未睹”。“檢 校”,是查核的意思。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

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註釋

①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西。

②“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 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壹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 風光。

朱熹和陸遊的詩詞比較難找!

5. 辛棄疾為上饒山水作的詩詞

1、《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宋代辛棄疾 倘來軒冕,問還是、今古人間何物。

舊日重城愁萬裏,風月而今堅壁。藥籠功名,酒壚身世,可惜蒙頭雪。

浩歌壹曲,坐中人物之傑。 堪嘆黃菊雕零,孤標應也有,梅花爭發。

醉裏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世事從教,浮雲來去,枉了沖冠發。

故人何在,長歌應伴殘月。譯文:偶然跑來寄托在人身的官職啊,我問妳算是今古人間的什麽東西?多年來我有發泄不完的愁和恨,它們深如重城,長達萬裏;如今我百無聊賴遊賞風景,清風明月也對我實行堅壁。

我本是為國家建功立業的人才,不料出身低微象賣酒的被人瞧不起。可惜光陰都消磨掉了,只落得雪白的發絲蓋滿頭皮!我高聲唱起壹只悲壯的曲子,幸好席上有三位英傑聚集。

不要哀嘆秋天的黃菊憔悴,它禁不住風霜自該枯萎,嚴冬裏還會有孤標傲世的紅梅,它將在冰雪中爭開蓓蕾。酒醉後我重新揩眼向西北遙望,只看見孤雁在時隱時現地高飛。

人間的萬事都象空中的浮雲,只有任從它們來來去去。我面對時勢無能為力,枉自怒發沖冠生悶氣!老朋友們如今都在哪裏?想必也正對著殘月和金星嘆息。

2、《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宋代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譯文: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妳向什麽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壹個人間,那裏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將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只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鯨在海中橫沖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

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為什麽玉兔也能在海中遊潛?假如說這壹切都很平安,為什麽圓月會漸漸變得鉤壹樣彎?3、《水龍吟·題瓢泉》——宋代辛棄疾 稼軒何必長貧,放泉檐外瓊珠瀉。樂天知命,古來誰會,行藏用舍。

人不堪憂,壹瓢自樂,賢哉回也。料當年曾問,飯蔬飲水,何為是、棲棲者。

且對浮雲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蒼顏照影,故應流落,輕裘肥馬。

繞齒冰霜,滿懷芳乳,先生飲罷。笑掛瓢風樹,壹鳴渠碎,問何如啞。

譯文:稼軒何謂貧窮,任憑檐外泉水如玉珠傾瀉。樂天道而知天命,才不用過分憂慮。

自古誰真正理解“用我則行,舍我則隱”? 賢者顏回住陋巷,壹竹籃飯,壹木瓢水,別人也許受不了這種窮困,他卻守清貧而自樂。料想當年,曾問孔丘: 既以粗茶淡飯為樂,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停?泉水呀,姑且與浮雲青山相伴,勿匆匆流下山去。

對泉照影,自覺蒼老,被當權者冷落,乃意中事。先生飲罷泉水,但覺口齒清涼,滿懷清香。

笑掛瓢樹上,風吹有聲面摔碎。問: 何不作啞以保全自己?4、《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仿佛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谷的香氣裏,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地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樹林旁的茅屋小店哪裏去了?拐了個彎,茅店忽然出現在眼前。

5、《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宋代辛棄疾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譯文:山園裏壹望無際的松林竹樹,和天上的白雲相連接。隱居在這裏,與世無爭,也該知足了。

遇上了秋社的日子,拄上手杖到主持社日祭神的人家分回了壹份祭肉,又恰逢床頭的那甕白酒剛剛釀成,正好痛快淋漓地喝壹場。西風起了,山園裏的梨、棗等果實都成熟了。

壹群嘴饞貪吃的小孩子,手握著長長的竹竿,偷偷地撲打著樹上的梨和棗。別叫家人去驚動了小孩子們,讓我在這兒靜靜地觀察他們天真無邪的舉動,也是壹種樂趣呢。

6. 辛棄疾閑居上饒的詞

見《嫁軒長短句》。題為“夜行黃沙道中”。辛棄疾閑居上饒時,曾築書堂於上饒西之黃沙嶺,往來其間。這首詞當作於此時。此詞描寫農村夏夜景物,有明月、清風、疏星、小雨,有蟬聲、蛙聲,還有稻花的香氣,在寧靜的氣氛中蘊含著壹片生機,反映作者對農村生活的恬適心情。風格清新活潑,筆調靈活輕快,乃描寫田園風光之佳作。

原文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