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敘事詩名詞解釋外國文學如下:
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敘事長詩。史詩是壹種莊嚴的文學體裁,內容為民間傳說或歌頌英雄功績的長篇敘事詩,它涉及的主題可以包括歷史事件、民族、宗教傳說。
史詩是敘述英雄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的古代長篇敘事詩。多以古代英雄歌謠為基礎,經集體編創而成,反映人類童年時期的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或者神話傳說。史詩是人類最早的精神產品,對我們了解早期人類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史詩和古代的神話、傳說有著天然的聯系。史詩在神話世界觀的基礎上產生, 而它的發展最終又是對神話思想的壹種否定。
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中國的《格薩爾王傳》、印度的《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裏亞特》、《奧德賽》等都是著名的史詩。
西方史詩的傳入
最早將西方史詩介紹到中國的是外國傳教士。19世紀後期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列強侵略權益的擴大,外國傳教士取得了在內地自由傳教的特權。他們在自己所創辦的報刊如《六合叢談》、《萬國公報》和《中西聞見錄》上, 陸續介紹了古希臘史詩。
在這壹時期的漢文譯述裏,人們多用“詩史”壹詞指稱古希臘荷馬的兩部英雄詩歌。應該說,傳教士們對於荷馬史詩的產生時代、作者、內容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主要方面,都做了比較準確的介紹。在中國,“epic”壹詞的漢文對應詞分別有“敘史事詩”、“詩史”、“史詩”、“故事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