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祖籍襄陽(今屬湖北),自其曾祖時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西南)。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誌,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
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幹雲。大歷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歲。
後世影響
杜甫在他的有生之年以及他去世後的壹些年,沒有受到多少嘉獎和重視,這在壹定程度上是由他在風格和格律上的創新所導致的,某些評論家認為其中的有些作品仍然很大膽古怪。在世時關於他的資料幾乎沒有,只有6名詩人***11首詩。而且這些詩關於他的影響這壹方面,都沒有提及他是詩歌和倫理觀點的模範。
杜甫不只在中國流名,還揚名海外。1481年韓國將杜詩翻譯成韓文,叫《杜詩諺解》。他對日本文學影響相對較晚,直到十七世紀他在日本擁有和在中國壹樣的名聲。杜甫對松尾芭蕉的影響尤深,杜甫也是美國作家雷克斯羅斯(Kenneth Rexroth)最喜歡的作家。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