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八十書懷》
近代:葉劍英
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征接力有來人。
導師創業垂千古,儕輩跟隨愧望塵。
億萬愚公齊破立,五洲權霸***沈淪。
老夫喜作黃昏頌,滿目青山夕照明。
翻譯:
作為八十歲的老人,用不著再費力討論國家衰弱、興盛的大事了,?革命事業像萬裏長征,自然有後來人來接力。
毛澤東同誌開創的偉大事業足以名垂千古,作為同伴們,雖然緊緊跟隨他老人家,仍然感到望塵莫及。
全國人民像愚公移山壹樣,***同致力於打破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事業,全世界的霸權主義國家都在衰落、沈淪。
我的年齡已經接近黃昏,但還是高興地把這個時代歌頌,放眼望去,青山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光明。
擴展資料:
《八十書懷》是近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葉劍英元帥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該詩抒發了詩人對革命事業的未來充滿的堅定信念,體現了他嚴謹自勵的謙遜質樸的品質。
寫作背景:
這首詩創作於1977年葉劍英80壽辰。那時是打倒“四人幫”後的第二年,中國正進入壹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1976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相繼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氣焰囂張,加快了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
黨和軍隊中的許多老同誌在這危急的情況下密切關註著國家的命運,盼望著能團結和指揮黨內健康力量同“四人幫”作鬥爭的人,在這關鍵時刻,人們不約而同地把希望寄托在了葉劍英身上。而他自己,也早已意識到了肩上的重任。
毛澤東彌留之際,曾特意把葉劍英招到病床前,拉著他的手有話要說,後來人們認為這是毛澤東在心臟停止跳動前夕,已預見到國家面臨的危難,因而要對葉劍英有所囑托。
葉劍英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挺身而出,堅決鬥爭。戰鬥在悄悄醞釀,至今人們還流傳著葉劍英同王震擺手勢打啞迷的故事。經過周密的部署,葉劍英同華國鋒等壹起果斷指揮了粉碎“四人幫”的戰鬥。
使這場黨內健康力量同“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決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從而結束了“十年浩劫”,在危難之際挽救了國家,挽救了黨。葉劍英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黨和國家作出了重大貢獻,贏得了人們的衷心愛戴。
1977年5月14日,各界人士紛紛前往祝賀葉帥80大壽,戰友、親朋濟濟壹堂,高朋滿座,以至於當粟裕將軍最後壹個趕到時,鄧小平開玩笑地說;“別讓他進來,坐不下了。”
人們開懷暢敘,***賀新勝,對葉劍英的貢獻作出了很高評價,並題詩相贈。徐向前元帥的賀詩道:“呂端當愧公壹籌,導師評論早有定。當年英,勁倍增,八佚猶似四十前。射虎屠龍宿有誌,二三鬼神壹掃光。”
葉劍英讀著大家的賀詩,仍保持著虛懷若谷的品格,同時為國家充滿新的希望而振奮。送走客人們之後,他思緒萬千,揮筆寫下了這首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