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未名詩歌節的詩歌節相關報道

未名詩歌節的詩歌節相關報道

不無反諷意味的是,在壹個詩集出版最為低迷的年度,很多詩人卻忙忙碌碌,為了參加形形色色的詩歌文化活動。文學界這個小場域中,詩人們的忙活勁兒或許與2005年在大眾文化場域中火爆的“超級女聲”有壹拼。2005年的詩歌界動靜不小,據說產生了所謂的“詩歌熱”。根據“詩生活網”的“詩通社消息”統計,這壹年裏大大小小的詩歌節、詩歌朗誦會、詩歌酒會、聯歡會、詩會***計有58回之多(還不包括詩歌研討會)。重要的詩歌節包括:北大未名詩歌節、廣州珠江(國際)詩歌藝術節、萬松浦—灣園詩歌交流節、首屆中華校園詩歌節、首屆成都國際詩歌節(後因故被迫取消,改成民間詩歌交流活動)、西安高校詩歌節、首屆中國詩歌節、首屆廣東詩歌節,等等。

這些詩歌節中數北大未名詩歌節持續時間最長,參與詩人最多,組織活動最為豐富。北京大學未名詩歌節自2000年創設,至2005年已經是第六屆,是國內高校最具影響力的詩歌節。雖然以校園為平臺,但未名詩歌節面向社會,主辦單位為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北京大學中文系,自2004年成立了北大詩歌中心後,其機構之壹新詩研究所也參與主辦。往屆未名詩歌節壹般邀請在京詩人參加,因為獲得了“中坤集團”的全力資助,第六屆未名詩歌節(2005年3月底開幕)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優秀詩人參與,並組織大大小小的活動十多次,持續時間長達壹個月。在那些有特色的活動中,像開幕式朗誦會是詩歌節的傳統保留節目,出席的詩人很多,除了節目單上安排了的詩人朗誦之外,通常也有自由朗誦的環節;其他還有如朦朧詩、城市詩等詩歌主題論壇,如女性詩歌、方言詩歌等主題或風格朗誦會等等。被邀請的詩人中,除了在京居住的西川、歐陽江河、孫文波、王家新、西渡、清平、樹才、童蔚、林莽、林木、陳魚、尹麗川、高曉濤等人之外,有王小妮、藍藍、舒婷、多多、翟永明、芒克、桑克、楊小濱等來自各地的詩人。初步估計,可能有上百位詩人參加了2005年的北大未名詩歌節。作為這次詩歌節的重要部分之壹,主辦者還組織了面向全國高校的“首屆未名高校詩歌大賽”,並在詩歌節期間創辦了《未名湖詩刊》,創刊號登載了這次詩歌大賽的獲獎詩人的作品。作為主辦單位之壹的北大新詩研究所,也在詩歌節期間推出刊物《新詩評論》和“新詩研究叢書”第壹輯,兩種書目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