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詩歌體裁很廣,我們可以按時間線索分為幾個大類:
1、詩經體。黃河流域的詩歌,它有風、雅、頌等不同的體裁,後來形成了狹義古詩的形式。
2、楚辭體。長江流域的詩歌,以《離騷》為代表,故稱為“騷體詩”。
春秋戰國以前,主要是這兩類,因“風”代表詩經,“騷”代表楚辭,故而有“風騷”壹說。
3、狹義的古詩。它是相對於唐代的近體詩而言的,是詩經楚辭以後出現的詩歌,涵蓋所有的詩歌體裁。如樂府、南北朝民歌,以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詩。其中包括依靠音樂形式存在的唱詞。
4、近體詩。唐代定型的格律詩,如律詩和絕句。
5、詞曲等形式的詩歌。它們是從音樂唱詞發展而來的。如宋詞元曲。
以上這些分類中,各自都有不同的體裁。如:近體詩有平起、仄起、首句入韻或不入韻的區別;詞有千余種不同的詞牌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