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範仲淹《蘇幕遮·懷舊》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化作相思的眼淚。
唐·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譯文: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
宋·錢惟演《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譯文:綠楊芳草幾時才會衰敗?我淚眼迷蒙愁腸寸斷。
唐·劉禹錫《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歸目並隨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譯文:想要歸去的目光隨著北歸的大雁消失在天邊,心中愁腸百結之時卻又聽到了淒厲的猿啼。
清·秋瑾《九日感賦》
百結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悵異鄉來。
譯文:我的愁腸百繞千結陰郁不開,這壹回我懷著失意的心情來到了異鄉。
宋·蘇軾《滿庭芳·香叆雕盤》
坐中有狂客,惱亂愁腸。
譯文:在座的狂放的客人,心緒繚亂。
宋·蔣氏女《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
萬結愁腸無晝夜。
譯文:這種種愁思,郁結難解,使得愁腸寸斷,簡直達到日也愁、夜也愁的地步。
唐·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
吾子幸淹留,緩我愁腸繞。
譯文:幸好妳留在我的身邊,舒緩了我心中的愁結腸回。
宋·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譯文:黃昏時刻的院落,給人悲涼的感覺,酒醒過後往事浮現出來使愁腸更愁。
宋·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譯文:愁腸已經寸斷,想要借酒澆愁,也難以使自己沈醉。酒還沒有入口,卻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