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起源,特點,如何鑒賞)

有關詩歌的文學常識(起源,特點,如何鑒賞)

(壹)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是怎麽樣產生的呢?原來在文學還沒形成之前,我們的祖先為把生產鬥爭中的經驗傳授給別人或下壹代,以便記憶、傳播,就將其編成了順口溜式的韻文。據聞壹多先生考證.[詩]與[誌]原是同壹個字,[誌]上從[士],下從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實際就是記憶。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壹切文字的記載叫[誌]。誌就是詩。在心為誌,發言為詩。

歌的稱謂又是怎樣來的呢?詩和歌原不是壹個東西,歌是人類的勞動同時產生的,它的產生遠在文學形成之前,比詩早得多。考察歌的產生,最初只在用感嘆來表示情緒,如啊、兮、哦、唉等,這些字當時都讀同壹個音:"啊"。歌是形聲字,由"可"得聲。在古代“歌”與“啊”是壹個字,人們就在勞動中發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

既然詩與歌不是壹回事,後來為什麽又把二者連在壹起以[詩歌]並稱呢?這只要弄清楚它們的關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簡單的感嘆字來表示情緒,在語言產生之扣,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逐步深化,情緒更加豐富,用幾個感嘆字表達遠遠不夠用了。於是在歌裏加進實詞,以滿足需要。在文字產生之後,詩與歌的結合又進了壹步,用文字書寫的歌詞出現。這時,壹支歌包括兩個部分:壹是音樂,二是歌詞,音樂是抒情的,歌詞即詩,是記事的。這就是說,詩配上音樂就是歌,不配音樂就是詩。最初的詩都能配上音樂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關於詩與歌的結合,我國古籍中很早就有論述。

《毛詩序》:"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書》:"詩言誌,歌永言"這便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系。由於這種情況,後來人們就把詩與歌並列,稱為“詩歌”,目前,詩歌已經成為詩的代名詞了。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壹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壹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

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壹切文學作品反映社會生活都要求進行藝術的集中概括,但是詩歌與其它文學體裁相比較,要求集中性、概括性的程度更高。

詩歌怎樣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呢?壹般地講,詩人總是選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事物,將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濃縮,集中概括在這些事物之中,通過描寫這典型事物的形象特征,就可以表現更廣泛的社會生活和具有更普遍的思想意義。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詩通過描寫壹個歌女彈奏琵琶的事件,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了豐富復雜的社會生活與思想感情。詩的前半部分(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唯見江心秋月白”),通過集中描繪琵琶彈奏的音樂,表現歌女“平生不得誌”的“幽情暗恨”,隱約地反映著她的“心中無限事”。緊接著第二段(從“沈吟放撥插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幹”),歌女自述其生活遭遇,集中概括了她從少到老的生活經歷,同時從壹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京城長安的繁華生活。末尾壹段,詩人自敘受讒被貶,謫居潯陽城的生活景況。詩中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二句,將詩人與歌女都從帝京淪落到“天涯”的生活遭遇和“不得誌”的思想感情聯系起來,從而使所反映的生活事件更具有普遍意義。結尾“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更是集中地表現了詩人長期郁結在心中的思想感情。全詩不論是描寫景物、敘述事件或是抒發感情,都是十分集中、凝煉的。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全詩只有八句五十六字,由於選擇了長征過程中最富有特色、最有代表的事物加以描寫,因而能以最精煉的形式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工農紅軍歷盡艱難險阻,勝利完成二萬五千裏長征的戰鬥歷程,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和作者的革命豪情,顯示了詩歌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的特點。

第二、抒情言誌,飽和著豐富的思想感情。

詩歌的抒情性極強,作品飽和著豐富而強烈的思想感情。我國傳統的詩歌理論都很重視這個特點。《尚書·堯典》①中就有“詩言誌,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這樣的記載②;漢代的《毛詩序》在論及詩歌抒情言誌的特點時寫道:

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這裏已經說明詩歌、音樂、舞蹈都是人們心中的“情”、“誌”的表現,是由“情動”而引起的。對此,漢唐及以後的學者還有不少的解釋。他們認為“情”、“誌”、“意”實為壹體,都是屬於人的思想感情。所謂“詩言誌”,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詩歌要表達思想,抒發感情。

實踐經驗證明,詩歌的創作過程自始至終都是伴隨著詩人感情的激動而進行的,是其強烈感情的產物。郭沫若就曾經談過詩人的感情與詩歌作品感情的密切關系。他在《論詩三劄》中說:

大波大浪的洪濤便成為“雄渾”的詩,便成為屈子的《離騷》、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彌爾頓的《失樂園》、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漣漪便成為“沖淡”的詩,便成為周代的《國風》、王維的絕詩、日本古詩人西行上人寫芭蕉的歌句,泰戈爾的《新月集》。①

這裏說“雄渾”的詩是由“大波大浪的洪濤”式的感情形成的,“沖淡”的詩則是由“小波小浪的漣漪”式的感情形成的。其中所舉中外詩人的作品,雖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但都滲透著詩人豐富強烈的思想感情。

飽和著詩人的思想感情既然是詩歌的壹個根本性的特點,那麽,詩人的思想感情是高尚健康、還是低級庸俗;是真情實感、還是虛情假意;是同時代精神、人民感情相聯系,還是脫離時代、脫離群眾的“自我表現”,就直接影響作品的格調和藝術價值了。因此,高爾基說“詩人是世界的回聲,而不僅僅是自己靈魂的保姆。”②郭沫若說:“抒情不僅是抒寫個人的感情,要抒寫時代的感情。把個人和集體打成壹片,把作者和人民打成壹片,那就有把握抒寫時代的感情。”③

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

詩歌不僅要有豐富的思想感情,而且還要將思想感情與作品描繪的生活圖畫融為壹體,通過生動優美的形象感染讀者。這就需用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聯想和幻想,從而突破物我之間、時空之間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將人的心靈感受和豐富情感表現出來。因此,對於詩歌而言,想象、聯想和幻想,不僅是意象的聯綴、運動,而且是意象的創造,境界的拓展,情感的釋放。沒有想象、聯想和幻想,也就沒有詩。

無論是古詩還是新詩,是中國詩還是外國詩,想象、聯想和幻想都是活躍生動而豐富多彩的。且不說在我國從屈原的《離騷》到李白、李賀直到現代詩人郭沫若、聞壹多等人的浪漫主義詩歌,有彼彼皆是的想象、聯想和幻想。從《詩經》而發端直到杜甫、白居易再到現代詩人的艾青、田間等偏重於現實主義的詩歌,也都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詩經》首篇的《關睢》起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講是“起興”,從想象聯想的角度講,則屬於相似性聯想。白居易是有定評的現實主義詩人,但不僅他的《琵琶行》、《長恨歌》想象瑰麗,聯想豐富,就是他那《江南好》的詞調,也實在是壹幅想象創造的勝景摯情。至於在外國詩歌中,不論是拜侖、雪萊,還是歌德、海涅,不論是普希金、萊蒙托夫,還是惠特曼、泰戈爾,其作品都同樣有想象、聯想和幻想的鮮明特點。

第四、語言的音樂美

詩歌語言特別要求富有音樂性,音樂美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詩歌語言的音樂性因素,包括節奏、音調、韻律等。詩句要求節奏鮮明、音調和諧,符合壹定的韻律,吟誦動聽感人,具有音樂美。

節奏是詩歌語言音樂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詩句中音節有規律的間歇和停頓,即通常講的“拍節”和“頓數”,也包括音響的抑揚相間和強弱配合。節奏的強弱緩急與人的思想情緒有直接的聯系,例如電影《紅色娘子軍》中軍歌的歌詞“向前進、向前進”的節奏,與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洪湖水、浪打浪”的節奏就迥然不同。前者激昂短促,是戰鬥情緒的表現;後者平和舒緩,是愉快心情的表現。

郭沫若在《論節奏》中說:情緒的進行自有它的壹種波狀的形式,或者先抑而後揚,或者先揚而後抑,或者抑揚相間,這發現出來便成了詩的節奏。所以節奏之於詩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我們可以說沒有詩是沒有節奏的,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①

關於音韻、聲調方面的音樂美規律,在前壹章講述文學作品語言的音樂性特點時已有具體說明,這裏從略。

壹. 鑒賞用詞之妙

(壹)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

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懂得詩歌對語言的變形。這是詩詞鑒賞的基礎。同時,也是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內容之壹。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當然也是語言的藝術。詩歌藝術分析的依據首先就是語言。嚴羽說“詩有別材”,其實,詩也有“別語”。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中國詩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詩,壹首詩裏面的詞語數量並不多,蘊含的意象卻非常豐富。要借助非常儉省的語言外殼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還要符合音韻的需要,詩歌非對語言作出變形不可。實際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說話的語言來做詩,如果有的話,也是可笑的打油詩。(靜夜思是個例外吧!)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

(1) 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壹首詩的“詩眼”或壹首詞的“詞眼”。要詳加分辨。例如:

何遜“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前兩句:復如東註水,未有西歸日。)本篇描寫與友人惜別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與友人話別時的環境氣氛,是歷來傅誦的名句。前壹句寫室外:夜已深沈,壹片寂靜,唯有雨點滴落在臺階上,發出單調的音響。詩中雖然沒有寫人的活動和感受,但是通過“夜雨滴階”的情景可以體察到離人心中的淒涼,冰冷的雨點仿佛滴在他們的心上。後壹句寫室內: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充滿離愁的屋子顯得壹片昏暗。破曉之際屋子感覺上比較暗,夜間與白天則不然,觀察何其細致!從“夜雨”到“曉燈”,暗示壹個不眠之夜過去了,“空階”和“離室”,則渲染出人們心境的淒惶。

(2) 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重點。

(3) 註意詩詞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聯想去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

金開誠先生指出:詩詞賞析始終離不開壹個“想”字。吳世昌先生也說,讀詞須有想象。在詩詞鑒賞中,根據詩詞所規定的“再造條件”進行再造想象,可以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還原詩歌的場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這是詩詞欣賞的必要環節。詩詞的省略跟意象的組合有關。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壹種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