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原名納蘭成德,壹度因避諱太子保成(愛新覺羅·胤礽)而改名納蘭性德。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
主要職業:詞人;
主要擅長:詩詞;
主要作品:著有《通誌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主要成就:清詞三大家之壹;現存詞作348首(壹說342首);
主要贊譽:“國初第壹詞手”、“滿清第壹詞人”、“第壹學人”
人物結局: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三十壹歲;
作品推薦:《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作品賞析:此詞假托壹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壹種幽怨、淒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被拋棄的幽怨之情。全詞格調淒婉,語言流暢,富有哲思。
清詞三大家之朱彜尊:《賣花聲·雨花臺》
人物簡介:朱彜尊(公元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錫鬯(chàng),號竹垞(chá),又號醧(yù)舫,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別號金風亭長,浙江秀水(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 。清朝詞人、學者、藏書家。
主要職業:詞人、學者、藏書家;
主要擅長:詞、詩;
主要作品:《曝書亭集》80卷,《日下舊聞》42卷,《經義考》300卷;選《明詩綜》100卷,《詞綜》36卷(汪森增補);
主要成就:"浙西詞派"的創始人;
主要贊譽:與陳維崧並稱"朱陳",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詩宗(南朱北王);與納蘭容若、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
人物結局:81歲無疾而逝;
作品推薦:《賣花聲·雨花臺》。
《賣花聲·雨花臺》
清朱彜尊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幹接大長幹。
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壹憑欄。
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
作品賞析:該詞為懷古傷今之作。上片寫登雨花臺遠望之所見。白門、石頭城、大小長幹都是南京古代的繁華之地,只今卻空有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