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歡城的意思?

歡城的意思?

歡城

歡城是壹個新興的煤炭工業重鎮,坐落在微山湖畔、京杭大運河東岸,南距微山縣城夏鎮10公裏,東靠滕州市區30公裏,西與江蘇沛縣城隔湖相望。歡城周邊10公裏內有大中煤礦15家、年生產能力1000多萬噸,因而有“煤城”之稱,也是國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之壹。

歡城,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文化。早在五帝時期(約公元前23世紀)這裏就是魯南重鎮了。始稱(上)邳。黃帝的十二世孫、薛侯溪仲曾將薛國都遷於此。黃帝的二十三世孫、奚仲的十二世孫、湯左相仲虺曾在這裏主政,並將上邳更名為仲虺城。戰國時期,齊威王三十五年(前322年)曾把自己的小兒子田嬰封於薛管理仲虺城。戰國四公子之壹的嬰子田文(即孟嘗君)承襲爵位。田文的食客馮?,壹有“焚卷市義”之績;二為齊國相孟嘗君復位遊說秦王和齊王之功。孟嘗君隨將仲虺城轉贈馮為食邑,馮?死後葬於城東。?城由此而得名,現代人為書寫方便,將?城改為歡城了。西漢呂太後二年(前186年)曾封楚元王的兒子郢客為上邳候。?

歡城不僅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古城,又是壹個新興的煤城。她地下煤資源極為豐富,探明地質儲量21?18億噸,煤層厚,埋藏淺,便於開采,而且煤質好,發熱量大(每千克多在7000—7500卡),灰分含量低(小於13%),含硫量低,是冶煉工業不可多得的“細糧”。自1970年以來,國家在歡城地區新建擴建大中型煤礦15家,目前年生產能力已達1000多萬噸,通過京杭運河上的拖隊和京滬鐵路及104國道,源源不斷地運往江、浙、皖、滬。?歡城鎮交通發達。京杭運河穿境而過,航運船只在歡城裝貨可直達滬、江、浙數十個港口。全鎮沿河(運河)興建大小港口碼頭數十處,年吞吐能力500多萬噸。濟(寧)微(山)、滕(州)沛(縣)公路在城區交匯,鎮西的二級湖節制閘素有“壹橋分兩省、壹裏連三縣”之稱。歡城是魯南通往蘇北、豫、皖的咽喉,日車流量逾3000車次。?

歡城經濟發展迅速。隨著歡城周邊煤礦的開采,具有煤城特色的二、三產業得到了空前發展。煤炭開采促進了運輸業的發展,水泥廠、煤焦化工廠、建築安裝、洗煤廠、煤機廠、商業、飲食服務業等100多家,服務於煤炭開采的二、三產業,繁榮興盛。並帶動了周圍村莊的村辦企業和私營經濟的發展。?城鎮建設令人矚目。建起了設施先進的劇院、醫院、學校、望湖樓商場、金融、郵電等大樓,擴建了農貿市場。如今城區樓房鱗次櫛比,店鋪林立,街道寬闊,壹個嶄新的煤城已經展現在人們面前。?歡城重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新興煤城、古運河畔的明珠,將會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歡城概況

沿革 夏置邳邑。 商湯左相仲虺封於薛,西遷都城30裏於邳邑,歷644年。邳邑時稱仲虺城。?城為虺城之轉音。壹說,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5年) ,齊封右師王?食於邳。邳改稱?城。1982年,為規範地名標準用字,經市政府行文批準,?城改為歡城。秦、漢、晉、南北朝,?城隸屬薛縣;隋朝,?城屬彭城郡(今徐州)沛縣;五代十國,?城屬徐州轄區;宋、元、明、清,?城隸屬沛縣。民國時期,?城分屬沛、滕兩縣。1938年,沛滕邊縣委建立,?城隸屬沛滕邊縣。1944年,沛滕邊縣撤銷,並入新建的臨城縣。?城隸屬臨城縣。1953年,臨城縣改稱薛城縣,?城為薛城縣第四區, 轄?城、田陳、朱莊、閻村、袁堂、珠梅集、趙莊、傅村、三河口、楊路口1 0個鄉。1956年3月,薛城縣撤銷,?城區(第四區)劃歸微山縣。同年9月,?城區的?城鄉、田陳鄉(時,趙莊鄉的於橋、橋崗、高谷堆劃入) 、朱莊鄉劃歸滕縣。1958年9月, 滕縣將?城、田陳、朱莊3鄉合建為燈塔人民公社。同年11月,滕縣的燈塔人民公社劃歸微山縣。 微山縣將燈塔人民公社與宏光人民公社合建為?城人民公社。1966年1月,?城公社改建為?城區。1969年1月,?城區再改建為?城公社。1984年4月,歡城公社改建為歡城鎮。

地理位置 歡城鎮位於微山湖東岸,微山縣中部,距縣政府駐地10公裏。東與滕州市張汪鎮相接,北與滕州市西崗鎮及本縣留莊鎮交界,西鄰微山湖,隔湖與本縣張樓鄉、西平鄉相望,南與本縣傅村鎮、夏鎮接壤。

自然狀況該鎮地處平原地帶,地勢東高西低,東部海拔43米,西部海拔33米。全境呈不規則菱形, 東南、西北長15公裏,東西寬10公裏,轄區總面積1.334萬公頃,其中陸地面積8500公頃,水域面積4840公頃;耕地4100公頃。主要河流有城郭河、小龍河、新蘇河、房莊河、老運河,境內流長50公裏。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馬鈴薯等。

全鎮轄77個行政村, 總人口8.7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5‰。全鎮少數民族有回族、 壯族、滿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1360人,占全鎮總人口的1.5%。全鎮有朱、張、王、宋、丁、趙、蔔等253個姓氏,其中朱姓最多。

交通歡城是魯南重要的通衢要道之壹,東距104國道、京滬鐵路各6公裏;濟(南)微(山)公路縱貫全境,棗(莊)曹(縣)公路橫穿全鎮,環湖公路從鎮西穿越;京杭大運河從湖中穿過。

主要經濟狀況 建國初期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00萬元, 1978年為1400萬元,2000年為5.6億元。壹、二、三產業比為20∶40∶40。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81萬元。

強鎮由來 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連續8年位於濟寧市鄉鎮前30名。 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明星鄉鎮、山東省百新工程試點鎮、山東省中心鎮、山東省村鎮建設新型鄉鎮、濟寧市經濟強鄉鎮、濟寧市首批小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