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平湖秋月的散文

平湖秋月的散文

 塵客裊裊天涯恨,長結平湖秋月,油紙傘下影相依,已是舊時景,下面壹起來看看我整理的關於平湖秋月的散文。

平湖秋月的散文 篇1

 船從阮公墩和湖心亭中的湖面穿越而過,在平湖秋月處靠岸。與妻登上湖岸,映入眼簾的是柳蔭中的小亭。小亭琉璃黃瓦紅色廊柱,亭內有壹碑白底黑字,用楷書寫成。筆鋒遒勁筆順酣暢,上書“平湖秋月”四字。平湖秋月是杭州十景之壹,十景指的是:三潭印月、柳浪聞鶯、曲院風荷、花港觀魚、南屏晚鐘、斷橋殘雪、雷峰夕照、蘇堤春曉、雙峰插雲、平湖秋月。亭內遊人如織,紛紛爭著在石碑前拍照留念。我拍過照後和妻出碑亭,踱上靠近水面的曲橋,只見不遠處壹座南朝北的樓閣。閣前平臺上,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石欄邊,遊人三三兩兩在眺望湖心。石臺上幾株綠柳迎風裊裊,翩翩起舞。閣樓邊的草地上桃花、桂花、石榴樹點綴其中,平臺上撐開著壹排排花花綠綠的太陽傘。傘下遊人端坐椅上,壹遍品茗,壹遍欣賞著湖景,壹派自然悠閑得景象。

 與妻子走入閣內的小賣部,妻嘴饞掏錢買了包杭州小核桃,又買了兩根雪糕。我們壹邊吃壹邊散步。平湖秋月的樓閣上掛有壹副對聯,曰:“穿牘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楹聯題詠與眼前景色渾然壹體。艷陽高照,微風習習,天漸漸熱了起來和妻沿著石板小路走不了多遠頭上滲出了汗水。在那柳蔭湖邊的石墩上小坐壹下,便來到了“湖天壹碧”樓前。此地湖面開闊,湖風爽爽。湖邊的花樹叢中,蝴蝶蹁躚,蜜蜂嗡嗡嚶嚶,紅黃粉白色的月季花、火紅的石榴花、鮮艷的杜鵑花競相開放,其間的假山湖石層層疊疊撒落其中和湖光山色遙相呼應。

 有詩雲:“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號最宜秋。”遊平湖秋月最好是在仲秋月圓桂枝飄香的月夜,攜情侶去談情說愛。人美景美,情景交融,觸景生情是青年人談情說愛的最好去處。在湖光山影,明月掛柳梢時,駕壹葉扁舟淩駕與湖上,劃碎湖影。恬靜的湖面上傳來了潺潺的流水聲,泛起了粼粼的波光。正是:湖靜水清月弄影,漿聲舟行人生情。湖面上的燈影拖著長長的身影,亭臺樓閣的倩影、樹影、人影、月影飄入在湖光裏,就像電影開演前的“靜”字畫面。使人忙碌了工作,壹天之後疲憊的心凈舒暢起來。近處花樹叢中,不時飄來縷縷月桂的清香……

 平湖秋月之景,主要體現的是清靜的景色,使人有”去鬧入靜“,消除心煩疲勞之效,是患“煩惱病”患者最好的去處。

 離平湖秋月不遠處,就是放鶴亭了。據說放鶴亭,是為了紀念北宋詩人林和靖所建。林和靖既不出仕做官,也不娶妻生子,看破紅塵,六根清凈終生隱身湖山中。值梅花、養仙鶴、飼幼鹿,與客人飲酒賦詩。人以他“梅妻鶴子、侶鹿”,奉為佳話。放鶴亭四面淩空,三面花叢。菊梅蘭松植於其中,有隱士入仙之感,壹面臨湖與葛嶺遙遙相望。放鶴亭臨湖的湖石,如飛鶴般躍躍越飛。我撫摸著這飛鶴般的湖石,望著梅林,仿佛看到林老先生騎著驢,侶鹿來到梅花叢中。有歌雲:“天晴雪霽了,臘梅處處香,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當,響叮當……啊、啊啊……花開瓶供養,伴我***度好時光……

平湖秋月的散文 篇2

 秋月朦朧中去東湖上泛舟,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壹輪圓月高照,湖面映出粼粼的波光。秋風習習葦葉蕭蕭,秋水茫茫漁火點點。靜悄悄的月下櫓聲咿呀,蘆葦飄蕩驚飛鳥,這秋夜就顯得更加深沈了。葦深蘆搖驚鳥夜,秋舸輕浮蕩柳影。

 秋天的時候人們往往喜歡登高去山上看秋色,看落葉紛紛,看楓葉霜紅。其實,秋天的美更多的還是應該在江河湖泊之上。孟浩然在寫“秋登蘭山寄張五”時就不知不覺的把登高寫得秋江水遠了。所以,秋天的美更多的還是應該在秋風的江畔,秋雨的河中,秋月的湖上。西子湖上的秋月;昆明湖上的月圓都曾經使遊人流連忘返。

 人生就像壹條航船,總是在不斷地變換著泊錨地。現在停下來的地方就沒有湖泊,那樣秋天的時候就看不到湖上的秋月了。平湖秋月蕩柳影的美就只能去夢裏感受了。這樣每當秋天月圓的時候,心裏就有了壹幅圖畫。月光融融的夜晚,只身孤影佇立湖畔,月朦朧烏朦朧,煙波迷迷蒙蒙。

 這個秋天又去東湖看月,風輕輕夜沈沈的。站在湖邊剛好看到壹輪圓月從柳梢上升起,淡淡的月光,從人家的屋角透過,從崖畔樹枝間溢出來,悄悄地窺視著湖面。壹天銀光壹地銀色,那種靜逸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駕上壹只小船去月夜的湖上蕩舟,風清水冷秋夜涼。讓小船靜靜的飄在湖上,隨波逐流。遠處有夜來收網的漁火在閃爍,槳聲咿呀,敲梆點點。迷迷茫茫的月夜,迷迷蒙蒙的湖光,輕舟蕩過驚起壹湖野鴨。平湖的月夜就像壹幅畫,少壹筆嫌淡,添壹筆嫌濃。

 輕舟隨風飄,飄到柳蔭叢。解纜柳蔭下,蒼茫追月光,那是壹種久遠的記憶。小船悠悠輕輕飄,輕輕飄飄輕輕搖。就像兒歌唱的那樣,‘月亮哥哥跟我走,我去湖上漂魚簍。小小船兒搖呀搖,搖上月夜橋。月下看船兒,飄在水中央。飄呀飄呀搖呀搖,搖上月夜橋’。曾幾何時,劃壹只小船趁夜去湖上飄蕩,月夜去湖上撒網。時光悄悄從身邊流過,歲月匆匆中寥落了人生。人生昜老天難老,歲歲圓月夜,月夜不老。

 月光悠悠,小船兒悠悠,蜿蜒在月夜裏堤岸在向前方延伸,越遠越影影綽綽的顯得莫測真偽。秋夜涼如水,壹輪明月仰望,白雲天邊飛渡。遠眺湖水蒼茫水天壹色,這月夜的湖就顯得很靜很靜了。平湖秋月沒有人的聲音,仿佛這世界裏已經沒有了世俗的紛繁,只有沈睡了的大地和湖月陪伴,還有近旁的柳影湖灘。

 夜月漸漸地西沈,已經能夠聽到飛鳥撲動的聲音了。天已經有壹些湛藍,天明在即。那是黎明前的胎動,平湖秋月就要去了。

 秋月平湖朦朦朧朧的,把湖邊的堤岸,把天地之間的壹切都鍍上了銀白,這夜秋就成了秋天的最美。這朦朦朧朧的月色美麗著這秋夜,美麗著這美妙的秋水,壹排排壹簇簇的垂柳在月光下的平湖畔排列著,像壹個個蒙最蓋頭的新娘,婷婷嫋嫋,扭扭捏捏的辨不清眉目。秋月的皎潔透著平湖的神韻,滌蕩著人的心靈。

 糸纜柳蔭下,匆忙看月光。平湖秋月,秋月平湖,柳蔭簇簇,波光粼粼,秋月平湖蕩柳影。

平湖秋月的散文 篇3

 平湖秋月,是落在我心頭的壹輪明月。

 唐朝時,這裏建有望湖亭。康熙年間在望湖亭舊址建有禦書樓,並在樓前鋪建平臺,改稱平湖秋月。

 南宋·孫銳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

 明·洪瞻祖有: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

 從歷代文人吟詠的詩詞不難看出,這壹景致的妙趣在於,秋,月,舟。

 秋月皎皎,雙雙結伴泛舟湖上,遠眺群山眾嶺若隱若現,近看淩波綺幻船來船往。晚風初涼,月潔如霜般泄灑湖面,香樟深深,亭軒樓臺,壹片霧靄流濃。

 我願夢回前朝,是那畫中撐篙的女子。在秋月朗朗印波心的湖上,在雨打蓑笠風滿袖的船上,送南來北往的遊人徜徉在湖光山色裏,或高歌壹曲夕陽晚,或輕聲低訴西湖的前世今生。

 湖水湯湯,船已啟航。

 關於西湖裏的船,古香古色的種類甚多,我最喜歡的有四種。

 第壹種可供兩到四人乘坐,無蓬頂,適合天晴,但月夜更佳時登臨。遠遠看去,頗有壹葉扁舟之感。

 第二種也只能容納兩到四人,中間壹個小茶幾,可供遊人品茶果用。蓬頂是白色帶藍色花邊的帆布,特別適合微雨登臨。尤愛那藍底白花的純棉布座位,帶著鄉野之氣,是我喜歡的格調。

 第三種稍大的畫舫,其名也怦然心動,或驚艷或清麗,與西湖美景遙相呼應。紅荷,白菱,碧浪,翠柳。似那種微微發紅的木質畫舫,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發亮。

 最後壹種便是豪華型的樓外樓了。泊在岸邊,初初看去,以為是壹座亭。其樣子和顏色,像揚州瘦西湖裏的五亭橋,金碧輝煌。尤其是當它行在湖上,妳又會覺得它像壹座小島。隔著幾絲垂柳望去,西湖顧盼生輝。

 從平湖秋月去往風波亭的路上,壹路卉木榛榛,壹片濃蔭蔽日,好似要遮擋住風波亭曾有過的腥風血雨。槭樹在水邊露出豐茂的色澤,陽光穿梭它身撲閃著光陰的涼意,和著路邊的各種花草,映入我眼簾的什麽都是綠的了,淺綠,深綠,墨綠,黛綠,交相重疊。

 我就這樣在西子湖畔走走停停,整頓思緒,觀瀾生活。累了,就避開人流棲身坐於湖邊,拿出書靜靜的享受這份凈瑕的時光。這是我的習慣,每次出走,我都會帶壹本書。我喜歡這樣的感覺,靜若水滴。風,吹來的時候,飄絮落在草邊鋪了厚厚壹層;那懸在半空的,像雪花,揚揚灑灑,落在我的衣上,書頁間,就那麽輕輕壹拂試,紅塵,便被拋在了九霄雲外。

 西湖,就是這麽的美,美得徹底,低頭擡眼舉手投足間,均是詩意。

 很多的時候,我選擇行走,只是想站在城市的墻外,聽聽自己內心滴水的聲音。我緩緩的`走,拍過很多的風景,這風景裏的春夏秋冬,是我路過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卻是我半生保存下來的,最美最值得的回憶。

平湖秋月的散文 篇4

 紅塵有夢,遺失了幾許純真,歲月迷離,錯過了幾許機緣?在那些散逸著歷史遺香的文字裏,有過多少過客半途夭落?散去了壹季的芳菲;有過多少故事沒有結尾?化為宋詞裏的幽怨;多情自古空遺恨,只是當時已惘然,沈浸在舊時的春花秋月,揮灑著輕舞飛揚的青春,書寫壹段段眷戀離殤,蕩漾在西湖的詩情畫意,不知昨夕是何年?

 花瓣落英,繽紛了流年的色彩,月色清冷,冰霜了歲月的激情,花前月下的纏綿悱惻,西湖泛舟的兩情繾綣,都被時間收藏在記憶的玻璃瓶,等待妳紫色眼眸的融解……

 半世流連,壹生癡迷,惹起吟風弄月的淡雅相思,這壹縷亙古不變的思戀穿越了光年,氤氳了千年的守候。

 陌上花開花謝,紅塵春逝秋臨,時光埋葬了如煙情殤,記憶卻清晰了往事,收集飄散的零亂片段,重組遠古的美麗誓言……

 舊時的余杭,孤山南麓,平湖秋月,高閣淩波,綺窗俯水,月冷寒泉凝不流,玲瓏樓下水連天,望湖亭畔,那壹襲白衣飄逸,那壹袂羅衫春薄,清奏著琴簫相諧相偎的曲調,笑傲湖月之間,紅塵相伴,比翼纏綿,癡了幾度錦瑟華年;凝眸處,那壹痕朱砂痣傾城,虛幻了人間的風情萬種,漣漪了古老的朝朝暮暮。

 簫音悠揚,琴音幽怨,曲和相映,纏綿悱惻,月影婆娑間,對飲揚眉,鶯語燕喃,誰許誰的壹世繁華?誰許誰的地老天荒?曠世絕戀在西湖鋪呈展現……

 這壹生,我為妳畫地為牢,幽禁了壹襟的相思,頹廢了壹身的襟抱,脈脈情癡,紅塵擱淺,化思念為繞指柔,婉約了閑詞愁賦,不思量,自難忘;壹種閑愁,執筆花落,硯壹泓雅墨,填半卷清詞,清吟妳漸行漸遠的倩影,押韻了幽傷。

 塵客裊裊天涯恨,長結平湖秋月,油紙傘下影相依,已是舊時景,笑語盈盈暗香去,殘醉繞孤亭,此去經年,錦瑟年華誰與度?曉風殘月煙花冷……

 壹枕琴簫夢,蒼冥逝如煙,旖旎時光終敵不過風刀霜劍、歲月摧殘,明媚纏綿幾時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壹縷相思無斷絕,化為情殤空徘徊,空蒙山水間,又多壹段幽美淒楚的不老傳說。

 極目遠眺,千裏煙波,湖色瀲灩,壹彎冷月孤懸在湖中央,瀉下憂傷幾許,那紅塵俗世斷腸客,壹身孤寂,兩袖落寞,故景重遊,孑然只影,徘徊在望湖亭畔,對月長嘆,邀風做伴,眷眷相思鐫刻滄桑容顏,清瘦了流年。

 昨日之時,誰為誰癡迷,誰為誰流連?誰又為誰寫詩?誰又為誰歌舞?

 今日之時,誰為誰神傷?誰為誰心碎?誰又為誰守候?誰又為誰消魂?

 顧影煙柳,誰解淒涼?三生三世尋覓,也不過是紅塵壹夢,風瀟瀟湖水寒,山迢迢殘月冷,閑看舊事前緣,水非水,月非月,都是鏡中繁華,只落得千年壹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