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敕勒歌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這首詩歌詠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發了敕勒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豪情。該詩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壹首民歌,全詩原文如下: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白話文釋義: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千裏陰山下,天空仿佛圓頂帳篷,廣闊無邊,籠罩著四面的原野。天空藍藍的,原野遼闊無邊。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公元四到六世紀,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處在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的統治之下,先後建立了北魏、北齊、北周等五個政權,歷史上稱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後用漢語記錄的作品,這些歌謠風格豪放剛健,抒情爽直坦率,語言質樸無華,表現了北方民族英勇豪邁的氣概。

開頭兩句“敕勒川,陰山下”,交代敕勒川位於高聳雲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詩歌壹開頭就以高亢的音調,吟詠出北方的自然特點,無遮無攔,高遠遼闊。這簡潔的六個字,格調雄闊宏放,透顯出敕勒民族雄強有力的性格。

接著兩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這種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見到。 

最後三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壹幅壯闊無比、生機勃勃的草原全景圖。“風吹草低見牛羊”,壹陣風兒吹彎了牧草,顯露出成群的牛羊,多麽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裏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景象。全詩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現出我國古代牧民生活的壯麗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