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中州的詩句

關於中州的詩句

1.贊美河南的詩句

園春.贊河南(壹)

作者:思羽

華夏神州,

自古黃河,

血脈聖宗。

念軒轅帝祖,

鴻德浩蕩,

文明璀璨,

皆此為中。

盛鼎商周,

恢宏唐宋,

秦漢繁華數二京。

青史載、看古都林立,

萬世昌隆。

中原代有英雄。

光武帝、賒旗東漢興。

嘆諸葛曠世,

三分蜀定;

孟德大略,

許魏南征。

杜甫文才,

千秋詩聖,

錦繡文章藏不平。

俱往矣、數河南豪俊,

燦若繁星。

沁園春.贊河南(二)

作者:思羽

大矣中原,

山嶽巍峨,

涇渭縱橫。

望伏牛莽莽,

太行迤邐,

大別峻峻,

嵩崤崢嶸。

天下黃淮,

人間倉廩,

漢水蜿蜒匯宛中。

咽喉地,扼東西命脈,

南北交通。

河南秀麗多情。

數不盡、文人騷客行。

唯杜康美酒,

解憂萬盞;

李白醉飲,

杜甫酌酩。

天曼幽幽,

雲臺翠翠,

桐柏蒼蒼煙霧籠。

神仙境,享太平盛世,

絕勝天庭。

沁園春.贊河南(三)

作者:思羽

質樸河南,

誠信中原,

自古是之。

憶陶朱範蠡,

財集天下,

商德海內,

澤被桑梓。

嶽帥鵬舉,

精忠報國,

雲路八千白發絲。

尊關帝,

敬雲長高義,

大賈皆師。

中州才子如斯,

唐杜甫、禹錫多善詩。

漢張衡仲景,

科醫巨匠,

當今二月,

泰鬥天資。

李準文豪,

永民五筆,

少帥國梁綻睿姿。

群英譜,

看中華砥柱,

豫國雄獅。

2.描寫中嶽的詩句

描寫中嶽的詩句

1、中州峻嶽似畫屏,

夏聽松風秋賞紅。

書院古柏武帝封,

少林禪院少林功。

2、三十六峰危似冠,

晴樓百尺獨登看。

高淩鳥外青冥窄,

翠落人間白晝寒。

不覺衡陽遮雁過,

如何鐘阜鬥龍盤。

始知萬歲聲長在,

只待東巡動玉鸞。

《望嵩山》 吳融

3、獨背焦桐訪洞天,

暫攀靈跡棄塵緣。

深逢野草皆疑藥,

靜見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雲空自老,

古碑橫水莫知年。

可憐幽景堪長往,

壹任人間歲月遷。

《遊嵩山》 熊皎

4、清川帶長薄,

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與還。

荒城監古渡,

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

歸來且閉關。

《歸嵩山作》王維

3.關於江海的詩句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仲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月銷萬古愁.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望月懷古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失,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壹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壹作“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音xiá,今讀xié).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壹作“花”)搖情滿江樹. 大海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泄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泄,也從來沒有幹涸過.後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周而復始的.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海》碣石:指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山.何:那麽.淡淡(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蕩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蕩,“搖空綠”三字,奇警.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壹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湧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壹日,年壹復壹年,歲月蹉跎,回鄉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於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煙,壹泓海水杯中瀉. 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煙:我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煙.壹泓(hóng):壹汪:繪出壹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壹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壹千裏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壹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壹線:形容浪頭象壹排白線湧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於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湧沖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裏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壹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湧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鬥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壹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

4.描寫中嶽的詩句

送李滁州

唐 白居易

君於覺路深留意,我亦禪門薄致功。

未悟病時須去病,已知空後莫依空。

白衣臥疾嵩山下,皂蓋行春楚水東。

誰道三年千裏別,兩心同在道場中。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

唐 杜牧

餞酒載三鬥,東郊黃葉稠。

我感有淚下,君唱高歌酬。

嵩山高萬尺,洛水流千秋。

往事不可問,天地空悠悠。

下山歌

唐 宋之問

下嵩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遊兮復何時?

5.描寫東嶽的詩句 古詩大全

東嶽:泰山

泰山吟

晉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歲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宕斯字,可以盡天年。

泰山吟

晉陸機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壹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裏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泰山吟

南朝謝靈運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6.描寫五嶽的詩句

描寫五嶽的詩句之——東嶽泰山 1、最喜健步十八盤,玉皇頂上眾山攬。

自然文化雙遺產,五嶽獨尊雄泰山。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望嶽》杜甫 3、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泰山》張岱 4、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銀臺。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遊泰山》其壹 李白 5、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遊泰山》其二 李白 6、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雕朱顏。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遊泰山》其三 李白 7、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遊泰山》其四 李白 8、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萬壑絕淩歷;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遊泰山》其五 李白9、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遊泰山》其六 李白10、魯客抱白鶴,別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送範山人歸泰山》李白 11、泰山之陽,汶(wèn)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

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裏。 《登泰山記》 姚鼐 描寫五嶽的詩句之——西嶽華山 1、五峰並雄入雲端,五花並蒂帝都畔。

奇山奇石奇蒼松,險峰險路險登攀。 2、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壹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李白 3、誰將倚天劍,削出倚天峰。眾水背流急,他山相向重。

樹黏青靄合,崖夾白雲濃。壹夜盆傾雨,前湫起毒龍。

《華山》 張喬 4、群峰郁初霽,潑黛若鬟沐。失風鼓唅呀,搖撼千灌木。

木葉微墮黃,石泉凈停綠。危磴蘿薜牽,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蒼鹿。遂令巢許輩,於焉謝塵俗。

想是悠悠雲,可契去留躅。《華山西岡遊贈隱玄叟》 顧況 5、玉女洗頭盆,孤高不可言。

瀑流蓮嶽頂,河註華山根。絕雀林藏鶻,無人境有猿。

秋蟾才過雨,石上古松門。《馬戴居華山因寄》 賈島 6、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

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靈跡露指爪,殺氣見棱角。

凡木不敢生,神仙聿來托。天資帝王宅,以我為關鑰。

能令下國人,壹見換神骨。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嶽。

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華山歌》 劉禹錫 7、華嶽獨靈異,草木恒新鮮。

山盡五色石,水無壹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

夜聞明星館,時韻女蘿弦。敬茲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遊華山雲臺觀》 孟郊 8、獨上上方上,立高聊稱心。氣沖雲易黑,影落縣多陰。

有雲草不死,無風松自吟。會當求大藥,他日復追尋。

《華山上方》 裴說 9、碧蓮重疊在青冥,落日垂鞭緩客程。不奈春煙籠暗淡,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邊已放三千馬,北面猶標百二城。只怕仙人撫高掌,年年相見是空行。

《東歸望華山》 吳融 10、異境良難測,非仙豈合遊。星辰方滿嶽,風雨忽移舟。

噴月泉垂壁,棲松鶴在樓。因知修養處,不必在嵩丘。

《宿華山》 許棠 描寫五嶽的詩句之——中嶽嵩山 1、中州峻嶽似畫屏,夏聽松風秋賞紅。書院古柏武帝封,少林禪院少林功。

2、三十六峰危似冠,晴樓百尺獨登看。高淩鳥外青冥窄,翠落人間白晝寒。

不覺衡陽遮雁過,如何鐘阜鬥龍盤。始知萬歲聲長在,只待東巡動玉鸞。

《望嵩山》 吳融 3、獨背焦桐訪洞天,暫攀靈跡棄塵緣。深逢野草皆疑藥,靜見樵人恐是仙。

翠木入雲空自老,古碑橫水莫知年。可憐幽景堪長往,壹任人間歲月遷。

《遊嵩山》 熊皎 4、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監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

7.描寫五嶽的詩句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衡山的詩句

勝跡冠吳中,有梅村詩句,衡山畫圖,坐對茶花思往事;

名流來日下,是豐沛故家,金張貴姓,好憑酒盞話升平。

華山題王母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絕

蓮華峰下鎖雕梁,此去瑤池地***長。

好為麻姑到東海,勸栽黃竹莫栽桑。

登恒山

金·元好問

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壹拂元都門

歸嵩山作

(王維·五言)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