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正確解讀課程標準,才能有合理的閱讀教學設計

正確解讀課程標準,才能有合理的閱讀教學設計

隨著統編教材的實施,新的課程表準也隨之而來。要想上好語文課,必須正確解讀課程標準。在2018國培班,通過學習徐鵬老師的課程《課程表準的內化:基於教學視角的解讀》,讓我對課程標準有了正確的解讀。

在初中課堂上,課標對寫字的要求是:寫字姿勢正確,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在課堂上,總能看到本子斜著放,歪著身子寫字的學生,老師就要在課堂上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姿勢。在預習時要布置識字作業,在課前要檢查字詞預習情況,如果沒有檢查這個環節,學生就不會預習。人都是有惰性的,就是這樣也不能保證班裏的同學都預習字詞,但要求就會有同學去做,就比不要求的效果強。如果這樣效果還不好,就可以用壹些策略,制定獎勵辦法,促使學生完成識字寫字的學習任務。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閱讀非連文本,並且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徐老師說,我們的學生學了語文不會有幾個成為作家,更多的從事其他非文學性工作。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要實用,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生活實際中能用到的東西。在工作中我們常常看圖標、圖表、數字對比,這就要求學生會閱讀非連文本。所以現在中高考都有非連文本的考題,所以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閱讀非連文本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提取有用信息。在非連文本的閱讀課中,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隨文學習基本詞匯、語法知識。? 用它們來理解閱讀中語言難點,了解常用修辭手法,體會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在閱讀課的設計中,壹些中考不考的修辭語法知識也要滲透。如修辭中的通感、博喻、互文,文言語法知識中的定語後置、賓語前置等。這樣學生讀高中的時候,學起來就會省力些,與高中知識銜接緊密。否則有些知識高中認為初中應該講,而我們中考又不考,這樣初高中知識銜接不好。

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有對學生的引導和激發,學生的閱讀應該是個性的閱讀,而不是老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理解和體驗。所以在閱讀教學設計中,問題具有啟發性很重要。課堂上的問題要有壹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閱讀課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和默讀。在朗讀中學生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壹篇課文學生能讀好,讀出感情,其實學生已完成大部分對文本的解讀。

課標就是我們文本解讀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