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出自《清明》,杜牧(唐代)著作,是七言絕句,出於《錦繡萬花谷》。

作品原文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的行旅之人個個都神情淒迷,煩悶不樂。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消愁?牧童只是用手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註釋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壹,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壹樣。斷魂:神情淒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第壹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淒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色彩清淡,心境淒冷,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歷來廣為傳誦。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創作背景

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繡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後依次見於《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托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禦選唐詩》。《江南通誌》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