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五丈原的詩句

關於五丈原的詩句

1.急求壹篇關於經五丈原的賞析

《過五丈原》詩詞全文

鐵馬雲雕久絕塵,柳陰高壓漢營春。天晴殺氣屯關右,

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註釋:

又作:

鐵馬雲雕***絕塵, 柳營高壓漢宮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 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寶帳無言語, 從此譙周是老臣。

這是壹首詠史詩。詩題表明詩人是路過五丈原時因懷念諸葛亮而作。五丈原在今陜西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蜀後主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與魏軍相持於渭水南岸達壹百多天,八月,遂病死軍中。壹代名相,壯誌未酬,常引起後人的無窮感慨。杜甫曾為此寫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溫庭筠也出於這種惋惜的心情,寫了這首詩。

詩開頭氣勢淩厲。蜀漢雄壯的鐵騎,高舉著繪有熊虎和鷙鳥的戰旗,以排山倒海之勢,飛速北進,威震中原。“高壓”壹詞本很抽象,但由於前有鐵馬、雲雕、柳營等形象做鋪墊,便使人產生壹種大軍壓境恰似泰山壓頂般的真實感。“柳營”這個典故,把諸葛亮比作西漢初年治軍有方的周亞夫,表現出敬慕之情。三、四兩句筆挾風雲,氣勢悲愴。“天清殺氣”,既點明秋高氣爽的季節,又暗示戰雲密布,軍情十分緊急。在這樣關鍵的時刻,災難卻降臨到諸葛亮頭上。相傳諸葛亮死時,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墜落在渭水之南。“妖星”壹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賫誌以歿的無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寫景,詩行與詩行之間跳躍、飛動。首聯寫春,頷聯便跳寫秋。第三句寫白晝,第四句又轉寫夜間。僅用幾組典型畫面,便概括了諸葛亮最後壹百多天裏運籌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壯,深沈動人,跌宕起伏,搖曳多姿。溫庭筠詩本以側艷為工,而此篇能以風骨遵勁風長,確是難得。後四句純是議論,以歷史事實為據,悲切而中肯。下國,指偏處西南的蜀國。

諸葛亮竭智盡忠,卻無法使後主劉禪從昏庸中醒悟過來,他對劉禪的開導、規勸又有什麽用呢?壹個“空”字包蘊著無窮感慨。“不由人”正照應“空寤主”。作為輔弼,諸葛亮鞠躬盡力,然而時勢如此,叫他怎麽北取中原,統壹中國呢!詩人對此深為嘆惋。諸葛亮壹死,蜀漢國勢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廟中的諸葛亮象已無言可說,無計可施了。這是詩人從面前五丈原的諸葛亮廟生發開去的。譙周是諸葛亮死後蜀後主的寵臣,在他的慫恿下,後主降魏。“老臣”兩字,本是杜甫對諸葛亮的贊譽:“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用在這裏,諷刺性很強。詩人暗暗地把譙周誤國降魏和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比較,讀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後主的昏庸和譙周的卑劣了,難怪沈德潛為此句旁批說:“誚之比於痛罵”(《唐詩別裁》)。詩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罵更強烈的效果。

整首詩內容深厚,感情沈郁。前半以虛寫實,從虛擬的景象中再現出真實的歷史畫面;後半夾敘夾議,卻又和壹般抽象的議論不同。它用歷史事實說明了褒貶之意。末尾用譙周和諸葛亮作對比,進壹步顯示了諸葛亮系蜀國安危於壹身的獨特地位,也加深了讀者對諸葛亮的敬仰。

2.關於諸葛亮的詩句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 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誌決身殲軍務勞 王安石: 《諸葛亮詩》 區區庸蜀文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陸遊 《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 投宿漁梁溪繞屋,五更聽雨擁篝爐。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酒醒頓覺狂堪笑,睡起方知夢本空。

它日故人能憶我,葛仙磯畔覓漁翁。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 “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感舊》) “出師壹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晝臥》) “登堂骨高遺像,千載愧吾顏”(《感舊》)。

3.關於三國諸葛亮的詩句

諸葛亮詩歌五古?讀諸葛武侯傳書 唐?李白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

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閣夜 唐?杜甫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書憤 宋?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裏,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遊。 壹死皎然無復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臥龍 明?佚名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諸葛亮對聯 淡泊以明誌; 寧靜而致遠。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賦於諸葛草廬的門聯 駑馬並麒麟; 寒鴉配鸞鳳。

——羅貫中《在國演義》中以除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經天緯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計。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再以徐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清代趙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聯 丞相當年曾駐馬; 江山終古此蟠龍。 ——佚名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薦公壹掬建業水; 聽我三終梁父吟。

——顧孝廉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許先帝馳驅來連吳會; 有儒者氣象上繼伊周。 ——劉忠誠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風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帶水; 雲霄如在,寓公為集草堂資。

——陳宗濂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駐馬此重經,莫問渠天發殘碑,臨硎斷闕; 臥龍如何作,願為我翦除他族,開濟清時。 ——馮夢華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慕綸巾羽扇風流,俎豆維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陽廬舍; 冠鐘阜石城名勝,江山依舊,渺矣吳宮花草晉代衣冠。

——佚名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詞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顧槐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雲歸大漠隨舒卷; 門對寒流自古今。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龍去崇朝作霖雨; 我來高臥想羲皇。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隊出郊坰。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誌; 出師表見老臣心。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敘; 名士青山臥武侯。

——陶澍典諸葛亮題湖南省南陽城樓 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緯,旁通三微。 ——清?顧嘉蘅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幾?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單家駒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清?顧嘉蘅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器學潛藏,抱膝長吟田父樂; 經綸躍展,鞠躬盡瘁老臣心。

——吳慶桐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庵垂兩千年,問吳宮魏闕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呂何如。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許也; 數語備當時事,將軍豈有意乎。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德深於眾,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於世,聲震寰宇,日月經天。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地無論宛襄,有諸葛廬自堪千古; 統並存吳魏,讀隆中對早定三分。

——黃劍三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4.急求壹篇關於經五丈原的賞析

《過五丈原》詩詞全文 鐵馬雲雕久絕塵,柳陰高壓漢營春。

天晴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誤主,中原逐鹿不因人。

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註釋:又作:鐵馬雲雕***絕塵, 柳營高壓漢宮春。

天清殺氣屯關右, 夜半妖星照渭濱。 下國臥龍空寤主, 中原得鹿不由人。

象床寶帳無言語, 從此譙周是老臣。 這是壹首詠史詩。

詩題表明詩人是路過五丈原時因懷念諸葛亮而作。五丈原在今陜西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

據《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蜀後主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亮率兵伐魏,在此屯兵,與魏軍相持於渭水南岸達壹百多天,八月,遂病死軍中。壹代名相,壯誌未酬,常引起後人的無窮感慨。

杜甫曾為此寫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溫庭筠也出於這種惋惜的心情,寫了這首詩。 詩開頭氣勢淩厲。

蜀漢雄壯的鐵騎,高舉著繪有熊虎和鷙鳥的戰旗,以排山倒海之勢,飛速北進,威震中原。“高壓”壹詞本很抽象,但由於前有鐵馬、雲雕、柳營等形象做鋪墊,便使人產生壹種大軍壓境恰似泰山壓頂般的真實感。

“柳營”這個典故,把諸葛亮比作西漢初年治軍有方的周亞夫,表現出敬慕之情。三、四兩句筆挾風雲,氣勢悲愴。

“天清殺氣”,既點明秋高氣爽的季節,又暗示戰雲密布,軍情十分緊急。在這樣關鍵的時刻,災難卻降臨到諸葛亮頭上。

相傳諸葛亮死時,其夜有大星“赤而芒角”,墜落在渭水之南。“妖星”壹詞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賫誌以歿的無比痛惜。

前四句全是寫景,詩行與詩行之間跳躍、飛動。首聯寫春,頷聯便跳寫秋。

第三句寫白晝,第四句又轉寫夜間。僅用幾組典型畫面,便概括了諸葛亮最後壹百多天裏運籌帷幄,未捷身死的情形,慷慨悲壯,深沈動人,跌宕起伏,搖曳多姿。

溫庭筠詩本以側艷為工,而此篇能以風骨遵勁風長,確是難得。後四句純是議論,以歷史事實為據,悲切而中肯。

下國,指偏處西南的蜀國。 諸葛亮竭智盡忠,卻無法使後主劉禪從昏庸中醒悟過來,他對劉禪的開導、規勸又有什麽用呢?壹個“空”字包蘊著無窮感慨。

“不由人”正照應“空寤主”。作為輔弼,諸葛亮鞠躬盡力,然而時勢如此,叫他怎麽北取中原,統壹中國呢!詩人對此深為嘆惋。

諸葛亮壹死,蜀漢國勢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廟中的諸葛亮象已無言可說,無計可施了。

這是詩人從面前五丈原的諸葛亮廟生發開去的。譙周是諸葛亮死後蜀後主的寵臣,在他的慫恿下,後主降魏。

“老臣”兩字,本是杜甫對諸葛亮的贊譽:“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用在這裏,諷刺性很強。詩人暗暗地把譙周誤國降魏和諸葛亮匡世扶主作了比較,讀者自然可以想象到後主的昏庸和譙周的卑劣了,難怪沈德潛為此句旁批說:“誚之比於痛罵”(《唐詩別裁》)。

詩人用“含而不露”的手法,反而收到了比痛罵更強烈的效果。 整首詩內容深厚,感情沈郁。

前半以虛寫實,從虛擬的景象中再現出真實的歷史畫面;後半夾敘夾議,卻又和壹般抽象的議論不同。它用歷史事實說明了褒貶之意。

末尾用譙周和諸葛亮作對比,進壹步顯示了諸葛亮系蜀國安危於壹身的獨特地位,也加深了讀者對諸葛亮的敬仰。

5.關於諸葛亮的詩詞

出師壹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歷代的詩人和民間都有很多精彩的詩句和對聯來描述其不凡的業績。

過去有這樣壹幅對聯概觀諸葛亮平生業績,倒是非常傳神。也是歷來神化了的觀點。當時的上聯出來後,很久無人對出,幾成“絕對”,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對出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遊三峽的時候逛白帝城,那有個托孤堂,裏面就有這樣的壹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劉備頭上纏著繃帶奄奄壹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小兒子,床的旁邊站列著諸葛亮和壹班大臣。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兵敗東吳,蜀國元氣大傷,行將就木的他擔心蜀國的未來和兒子們的安危,也怕孔明奪位,就故意試探說:“如果我的兒子不行的話,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實諸葛亮的壹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詩聖杜甫有壹首五絕描繪諸葛亮和此時情形很恰當: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前兩句極言諸葛亮之功名,後兩句所說兵敗東吳,遂成千古遺恨。此時,三國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國再也無所作為。只能修養生息,以待天時。

看三國每每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總覺得沈悶和傷感,特別是以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強大的魏國實在是勉強而為。蜀中大將魏延幾次勸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沒有考慮,我雖然不懂兵法,可也覺得如果老是兵敗的話,應該考慮變換另壹種策略。

再看現代人的觀點:《武侯嘆》/徐文華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初看此詩有點別扭,細細思考壹下,才發現它很新穎,歷來都把諸葛亮當作神壹樣的供奉,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實裏面有很多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漢家正統和歷來尊劉貶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諸葛亮的傾向?!不用說三國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可是《武侯嘆》的作者卻很清醒,他提出的觀點讓我們眼睛壹亮。

其實諸葛亮的壹生何嘗不是帶點悲情色彩?過去的那種為主盡忠、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可以說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體現。

真正憐惜諸葛亮的是杜甫,他還有兩首七律寫諸葛亮的,對其評價極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南宋大詩人陸遊也有詩句: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讓後人留下多少嘆息!假如諸葛亮跟從曹操,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也許那時的中國早就統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