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倒影的詩句大全

關於倒影的詩句大全

1.關於倒影的詩句

元好問《泛舟大明湖》:“看山水底山更佳,壹堆蒼煙收不起。”

張先(子野)《題西溪無相院》:“浮萍破處見山影。”體物窮形盡相的像唐代謝偃《影賦》:“平湖數百,澄江千裏。

群木懸植,叢山倒峙。崖底天回,浪中霞起。”

杜甫《渼陂行》:“半陂以南純浸山,影動裊窕沖融間。船底冥戛雲際寺,水面月出藍田關。”

又《渼陂西南臺》:“顛倒白閣影,錯磨終南翠。”竇庠《金山行》:“有時倒影沈江底,萬狀分明光如洗。

乃知水上有樓臺,卻從波中看啟閉。”其中刻畫最為細致的是儲光羲《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魚龍隱蒼翠,鳥獸遊清泠。

菇蒲林下秋,薜荔波中輕。”清代錢牧齋(謙益)在《初學集》中盛贊楊無補“閑魚食葉如遊樹,高柳眠陰半在池”壹聯,野正是由於這聯中的魚如遊樹之語給人以新奇生動的藝術魅力。

這使人想起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詩句:“采薜荔兮水中,罾何為兮木上?”大概也應該看作是水中倒影的形象。“洞庭波兮木葉下”,正是秋潦水清的時候,而湘江的水又正是以 “漫江碧透”為其特征的。

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長沙》中寫道:“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其中“翔”字的運用正得藝術神髓。

元代詩人楊敬德《臨湖亭》:“魚在山中泳,花從天上開。”王鐸《水花影》:“波面波心流蛺蝶,樹頭樹底浴鴛鴦。”

明代阮大鋮《園居雜詠》:“ 水凈頓無體,素鮪如遊空。俯視見春鳥,時翻藻荇中。”

清代吳縣人潘次耕(耒)《遂初堂詩集》卷八《題可帆亭》:“魚遊天上餐雲影,樹倒波心濯練光。”許許多多的例子,都是寫這種倒影的神奇魅力,雖然有的工,有的拙,但是都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

2.關於影子的詩詞

1、《花影》宋代:蘇軾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翻譯:亭臺上的花影壹層又壹層,幾次叫童兒去打掃,可是花影怎麽掃走呢?傍晚太陽下山時,花影剛剛隱退,可是月亮又升起來了,花影又重重疊疊出現了。

2、《梧桐影·落日斜》唐代:呂巖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翻譯:太陽已經西斜,眼見就要下山了,秋風壹陣陣襲來,覺得更冷寂了。等了這麽長時間,老朋友怎麽還不來呢?到底來不來啊?等了很久了,夜幕已降臨,月華滿地了。

又不知過了多久,梧桐影子也蕭疏了,連月影都沒有了。3、《浪淘沙·紅影濕幽窗》清代:納蘭性德紅影濕幽窗,瘦盡春光。

雨余花外卻斜陽。誰見薄衫低髻子,抱膝思量。

莫道不淒涼,早近持觴。暗思何事斷人腸。

曾是向他春夢裏,瞥遇回廊。 翻譯:透過小窗望去,春雨打濕了紅花,春光將盡。

雨停了,卻已是夕陽西下之時。誰看到她穿著單薄的衣衫,低垂著頭,抱膝思量的孤獨身影。

把酒獨酌,無限淒涼。曾像做夢壹樣地在回廊裏與她相遇,讓我傷心斷腸。

4、《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清代:納蘭性德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壹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

翻譯:孤燈明滅,冷夜孤枕,欲睡還醒,不能思量,思量就會斷腸。天上人間,陰陽兩隔,即使壹諾千金也換不回原來的生活。

渴盼能夠相逢重聚,即使要忍耐著銀河裏的風波,也甘願從頭開始。5、《天凈沙·秋》元代: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翻譯:太陽漸漸西沈,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麽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

霧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壹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壹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6、《月下獨酌四首·其壹》唐代:李白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翻譯:提壹壺美酒擺在花叢間,自斟自酌無友無親。

舉杯邀請明月,對著身影成為三人。明月當然不會喝酒,身影也只是隨著我身。

我只好和他們暫時結成酒伴,要行樂就必須把美好的春光抓緊。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亂。

醒時壹起歡樂,醉後各自分散。我願與他們永遠結下忘掉傷情的友誼,相約在縹緲的銀河邊。

3.描寫“倒影”的好詞好句

好句:1、“看山水底山更佳,壹堆蒼煙收不起。”

——元好問《泛舟大明湖》2、“浮萍破處見山影。”——張先(子野)《題西溪無相院》3、“平湖數百,澄江千裏。

群木懸植,叢山倒峙。”——謝偃《影賦》4、“半陂以南純浸山,影動裊窕沖融間。”

——杜甫《渼陂行》5、“顛倒白閣影,錯磨終南翠。”——杜甫《渼陂西南臺》6、“有時倒影沈江底,萬狀分明光如洗。”

——竇庠《金山行》7、“魚龍隱蒼翠,鳥獸遊清泠。”——儲光羲《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8、“采薜荔兮水中,罾何為兮木上?”——屈原《九歌·湘夫人》9、“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10、“魚在山中泳,花從天上開。”——楊敬德《臨湖亭》11、“波面波心流蛺蝶,樹頭樹底浴鴛鴦。”

——王鐸《水花影》12、“水凈頓無體,素鮪如遊空。俯視見春鳥,時翻藻荇中。”

——阮大鋮《園居雜詠》13、“魚遊天上餐雲影,樹倒波心濯練光。”——潘次耕(耒)《題可帆亭》好詞:湖光塔影 千層碧浪 湖水浩渺 明凈澈底 漣漪瀲灩 煙籠寒水湖水蕩漾 湖光峰影 湖水柔和 倒影碎裂 碧波蕩漾 湖水漣漪波光搖曳 蕩舟小憩 湖水拍岸 金波閃爍 湖光水色 湖水清澈湖光山色 銀浪翻滾 湖柳繞堤 湖光閃爍 水波不興 浮光躍金荷塘月色 湖清水凈 湖平如鏡 夜湖美景 浪靜波平 碧水茫茫。

4.描寫夏風的詩句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唐 ·白居易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宋·王安石《初夏即事》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壹院香. 唐·高駢《山亭夏日》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夏風草木熏,生機自欣欣. 《詩經》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唐 孟浩然

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 唐 元稹《表夏十首》

海鳴秋日黑,山直夏風寒.唐 黃滔《寄林寬》

槐夏風清.霽天欲曉,武曲增明. 宋 楊無咎《柳梢青》

青泉碧樹夏風涼,紫蕨紅粳午爨香.唐 齊己《寄山中叟》

夏風檐楹寒,冬雪窗戶燠. 宋 王安石《蒙亭》

胡秉言:《十六字令·風·春、夏、秋、冬·》

風,暖意邀來嫩綠生。桃花艷,鳶舞鬧長空。

風,招喚鶯歸燕和鳴。鵝黃淡,芳草萬山紅。

風,熱浪滾滾不解情。蟬鳴叫,搖扇樹蔭亭。

風,微動流津熱浪蒸。驕陽烈,牛喘狗息聲。

風,送爽怡人碧落澄。壹葉落,雁過抖篁翎。

風,涼意習習醉欲濃。菊花扮,神傲映紅楓。

風,撕碎銀花撒屑橫。乾坤鬧,華夏現霧蒙。

風,凜冽颼颼哽咽聲。蒼茫淚,徹骨嘯蒼穹。

5.耬臺倒影入三池塘全詩

出自 高駢 《 山亭夏日》

附全詩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壹院香。

這是壹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絕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紅樓夢》裏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在壹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臺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的樓臺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壹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臺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臺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壹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壹,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灩,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壹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壹掛水晶做成的簾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著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臺倒影,多美啊!其二,觀賞景致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壹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著,所以說“水精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詩人陶醉於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壹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壹振。詩的最後壹句“滿架薔薇壹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致,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著夏日特有的生氣。“壹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光,純乎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壹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壹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首詩時,卻仿佛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閑自在的詩人。

6.描寫夏天河的句子大全

1:壹陣微風吹過,鏡子壹般的水面波動起來。魚兒成群結隊地遊到水面,張大嘴呼吸著新鮮空氣。偶爾也有躍出水面的魚兒,翻個身又落入水中,激起壹圈圈的波紋,使水中的倒影晃成壹片。

2:夏天到了,隨著雨水,小河變得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小河成了家鄉人免費的遊泳場。小河邊是孩子們的樂園。

3:冬天,霧從山裏升起來,這條小河浸在濃濃的霧裏。小河冒著蒸蒸的熱氣,熱氣和霧連為壹體,這時小河就象天上的銀河壹樣。晚上,小河的表面結著壹層薄薄的冰,從遠望去,就象壹面不規則的鏡子,應天上微弱的星光、月光,照亮了我們小村,照亮了我們在片土地。家鄉的小河,美麗的小河,日夜不停的流著,給村民們帶來快樂、帶來生機!

晴天的時候,明凈的水面上倒映著藍天白雲、樹木房屋,宛若壹幅無邊的美麗畫卷。偶爾,壹陣微風吹過岸旁的小樹林,帶著幾片落葉落入水中,打破水面的寧靜,蕩起壹圈壹圈的漣漪……透過清澈的河水,可以看到魚兒在水中追逐嬉戲。

7.山澗溪流詩句

1、唐代·王維《鳥鳴澗》

原文選段: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釋義:

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在無聲地飄落,夜色裏壹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山澗溪流中。

2、唐·王建《南澗》

原文選段:

野桂香滿溪,石莎寒覆水。

愛此南澗頭,終日潺湲裏。

釋義:

滿溪飄著野花和桂花的清香,冰寒莎草依附水面上。喜歡在南澗這裏遊玩,整日在聽著山澗的溪水聲。

3、唐代·王建《雨過山村》

原文選段: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釋義: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裏依稀壹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壹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壹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4、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原文選段: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釋義: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壹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5、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

原文選段: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釋義:

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壹只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