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 什麽意思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是 什麽意思

這幾句詩來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是壹首描寫離別情愁和友情的詩篇。

首先,"君問歸期未有期"表達了詩人對親友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中的“君”指的是親友,詩人表示對於親友的歸期並沒有確定的時間,無法確定何時能再次相見。

接下來,"巴山夜雨漲秋池"描繪了巴山地區夜晚的雨水不斷漲滿了秋池,形容了離別時的悲苦和心境的沈重。

最後兩句,"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表達了詩人對和親友再度相聚的期待與盼望。詩人希望能夠***同坐在西窗下剪燭,暢談巴山夜雨之時。

整首詩透露出詩人離別時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度時光、分享故事的向往和期待。這首詩以簡練、深沈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苦楚和友情的珍貴,給人以深思和***鳴。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隱〔唐代〕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妳問我回家的日期,我還沒有確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瀝瀝,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壹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註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陜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裏泛指巴蜀壹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什麽時候。

***: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同發生的。可譯為“壹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裏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遊。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創作背景

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親友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裏,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壹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壹,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壹生很不得誌。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