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是什麽意思?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出自唐代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壹)》,原文為: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裏的冰壹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註釋:

1、芙蓉樓:原名西北樓,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壹位朋友。

3、寒雨:秋冬時節的冷雨。

4、連江:雨水與江面連成壹片,形容雨很大。

5、吳:古代國名,這裏泛指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壹帶。江蘇鎮江壹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

6、平明:天亮的時候。

7、楚山:楚山:楚地的山。這裏的楚也指鎮江市壹帶,因為古代吳、楚先後統治過這裏,所以吳、楚可以通稱。

8、洛陽:現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

9、冰心:比喻純潔的心。

10、玉壺: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這組詩大約作於天寶元年(742年)王昌齡出為江寧(今南京)縣丞時。王昌齡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遠謫嶺南;次年北歸,自歲末起任江寧丞,仍屬謫宦。

辛漸是王昌齡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今鎮江)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這兩首詩當為此時所作。

賞析:

第壹首寫平明送客,臨別托意。

壹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壹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同特點,而深厚有余、優柔舒緩。此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淒寒孤寂之情,更展現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

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於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壹種有意無意的照應,令人自然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壹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

百度百科-芙蓉樓送辛漸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