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山大川的詩句 1. 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嶽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律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壹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嶽 年代:唐 作者:王維 西嶽出浮雲。
積雪(壹作翠)在太清。 連天凝(壹作疑)黛色。
百裏遙青冥。 白日為之(壹作大)寒。
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壹作開)。
造(壹作變)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壹作山)。
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
大河註東溟。 遂為西峙嶽(壹作嶽崎)。
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
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
金天思奉迎。 人(壹作神)祗望幸久。
何獨禪雲亭。 七月壹日曉入太行山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古 壹夕繞山秋,香露溘蒙綠。
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樸。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淒淒,老莎如短鏃。
登商山最高頂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五古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雲。 下有壹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雲雲。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夢遊天姥吟留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古 類別:遊仙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君山 年代:唐 作者:程賀 體裁:七絕 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
分享給妳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91回答時間:2010-4-16 10:21 | 我來評論 | 檢舉 向TA求助 回答者: jin4913 | 七級采納率:47% 擅長領域: 社會民生 文化/藝術 教育/科學 生活 地區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09-9-7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簡單壹點,兩句就行。 327 2009-6-9 描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詞。
484 2007-10-5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古詩句 998 2006-9-6 關於名山大川著名建築物的古詩句 53 2007-3-23 這句古詩所指的名山大川 11 更多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名山大川 古詩 等待您來回答del0回答索愛w595c插上USB以後 應用程序應該下在哪個文件夾.del0回答妳好,能給我發壹個e2刷機包麽,我也想把我的機器刷壹下,我郵箱69596。.del1回答5名山大川的古詩.del2回答描繪老師的詩句.del1回答按要求寫詩句 1、贊美柳樹時我們吟什麽.del0回答為什麽要紀念屈原.del0回答妳好!可以發個psp30006.35的刷機包給我嗎?謝謝!在線等.del1回答誰能把我的名字編輯成詩句啊 帶豐富感情的 我叫李文紅.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沒有感興趣的問題?試試換壹批其他回答 ***5條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廬山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泰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廬山 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裏——衡山祝融峰 掛席幾千裏,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香爐峰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秦嶺 送君不盡意,書及雁回峰。——衡山雁回峰 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障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廬山 泰山天下雄,華山天下險,恒山天下幽,嵩山天下峻,衡山天下秀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 回答者: csnangua | 壹級 | 2010-4-16 10:44 | 檢舉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
2. 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李白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山坡羊〉張養浩 元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3. 描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詞
滕王閣序(節選)
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登蓬萊閣觀瀾亭
柳倩
波湧千層逐浪翻,無端獨自莫憑欄。
海風拂拂催秋老,長島遙遙落日殘。
眾嶼橫陳安水域,峰山縱列屬仙班。
蓬萊無限風光好,仙閣回眸更壯觀。
七言古詩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書名:唐詩三百首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4. 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壹體。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4、《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壹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5、《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5. 關於名山大川的古詩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壹體。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4、《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壹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5、《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
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
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6. 描寫名山大川的詩句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10、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1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15、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1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7. 關於名山大川的詩詞
春 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山居秋螟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青泉石是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飲湖上初晴後雨 [唐]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鹹陽城東樓 [唐]許渾 壹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去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8. 關於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壹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自己選句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壹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