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慶余年》第壹季最後,沈重被綁在馬上,上杉虎為報親衛和義父肖恩之仇,跨馬揚戟,將沈重壹刀封喉,墜於馬下。自此,北齊叱咤半生的權臣——沈重的壹生落幕。
初見沈重陰險詭詐又心狠手辣,最後奔赴黃泉卻又覺得他慷慨無畏,到底應該怎樣評價沈重的壹生呢?
相較於他活著的時候的威嚴和權勢,沈重的死的確有些淒涼,當街被殺,屍首墮於街市,無人收斂。
但仔細想想,其實他也算是個悲劇英雄,壹生雖然不長,但也可以說的上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2
在復雜的世界裏,壹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有得有失,有堅持。
還記得範閑在離開北齊之前,去見文壇大家莊墨寒。莊墨寒驚嘆於範閑的才華,並跟他說:“能寫出這樣詩句的人,不應該是世間濁物。”
範閑頗為動容,沈默半晌才說,答應先生不做那樣的人。
都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其實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無法順遂心意的做自己。
範閑說過他只想有點小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在紛繁的亂世裏,卻常常做著身不由己的事情。所以在山中與朵朵避世閑居的那日裏,才說起自己總是太累,因為背負的太多,綢繆的太多,要周旋的太多,心裏的秘密太多。
要說起他範閑是個怎樣的人,恐怕連他自己都無法回答。
而當時這樣的人何其多,女帝戰豆豆,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女扮男裝周旋於各方勢力之中,何其不易。司理理,身份特殊,命若浮萍,身不由己的地方更多。
3
但沈重不同。他雖心狠手辣,傲慢無禮,但這就是他原本的性格;他的內心卻壹直堅守道義,於公無愧於國,於私無愧於親。
作為大國重臣,沈重難免喜歡擺架子、有威嚴,但他的能力也確實配的上他的位置。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都能看出他才華出眾、謀略了得。
最難得的是他的心中壹直以國為重。無論是誅殺肖恩,還是力壓上杉虎,他都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希望能穩定國家局勢,消除上杉虎手握重兵,可能叛國的隱患。
在不願輕易與慶國通商,保護走私者的名字這兩件事情上,他也表現出了壹個政治家敏銳的洞察力和遠大的謀略。
不貪戀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從國家的長治久安最為出發點去考慮。
而在這些事情上,他表現出了無畏的犧牲精神。明知自己繼續忤逆太後的意思,必然會導致失勢奪權的結局,卻義無反顧,剛直進言。
這既是“寧折不彎”的性格的體現,也是忠貞不二的愛國精神的體現。
甚至到了最後,寧可背上“叛國”的罪名,也要截殺使團,為國家除去未來之大患。
其實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他早已自知是死路,但他走的坦蕩,因為他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4
但他也確實心狠手辣,太後身邊的嬤嬤,因為總是對他的行為指手畫腳而被他秘密殺害;肖恩的雙腿也被他兩下打殘;為了得到諜報網的名單,對言冰雲也是嚴刑拷問。可是說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但這樣的壹個人,卻對自己唯壹的妹妹呵護有加;哪怕自己投身赴死,也為她安排了活路。
沈重的壹生應該有很多的敵人,但應該很少是因為跟他有個人恩怨的私敵,大多是因為站隊不同,政治立場不同而產生的公敵。
沈重的壹生對上恭敬不足,從不低頭;對下倨傲無理又狠辣多疑;對事從不知變通。卻也活得真實,少了多少權衡利弊,少了多少苦心經營,靠得是硬核的實力和滿腔的愛國熱忱。
倒也不失為坦蕩、快樂、恣意的壹生。
5
莊墨寒說過:“我這壹生註書無數,但最得意的還是這壹段人生。”他離世以後,也曾讓朵朵給範閑傳話說:“我活得很快樂,我不委屈自己,也不欺騙自己,我希望妳也如此。”
可見壹個人壹生終究是個有得有失有堅持的過程。而真正的快樂就是在得失之後,能堅持做自己。
這壹點恰好沈重做到了。他壹心為國,不在高官厚祿,不在權勢地位,所以從不屑阿諛奉承,也不見風使帆。
最後能夠為國而死,也走得坦蕩。
壹個人壹生能有明確的目標,只朝著壹個方向努力,心無旁騖,不瞻前顧後,何嘗不是壹種自由的快樂。所以沈重臨死時,上杉虎提及要殺他的理由,他無懼亦無畏,只說了句“我知道”。
可見,他做出了選擇,也預料到了結局,但他為這樣的人生感到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