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情詩,這是以愛情(包括悼亡)為題材的詩,也稱“情歌”、“閨怨詩”。愛情詩自《詩經》起,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等等。2004年浙江卷《菩薩蠻 李白》亦屬於這壹類。
2、諷刺詩,這是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起直到現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等等。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卷陸龜蒙的《新沙》就屬於這壹類。
3、哲理詩,這是壹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琴詩》等。此外,有些詩本身不是哲理詩,只是其中有的詩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這類詩不歸入哲理詩範疇。
4、送別詩,這也是最早出現、最為常見的題材之壹,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系,故又稱“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別董大二首》(高適)等。2001年全國卷中的《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屬於這類詩。
5、記行詩又稱記遊詩、行旅詩。這類詩或描述個人遊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其內容描寫離不開山水,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行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只作記行詩,不可視作山水詩。2002年全國卷中的《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屬於這類詩。
6、邊塞詩,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範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2004年江蘇卷《征人怨 柳中庸》亦屬於這壹類。
7、詠史詩,這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壹般是先敘事後議論;也有壹些只敘事不議論,讓讀者自己思考。詠史為題的詩以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的《詠史八首》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後不斷發展,出現了更多的詠史詩,如章碣的《焚書坑》、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題烏江亭》、溫庭筠的《經五文原》等,均為名篇。1996年全國卷《詠史》(元朝阿魯威的散曲)亦屬這壹類。
8、詠物詩,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托物言誌,象征比擬是其常用手法。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唐以後佳作漸多。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遊的《蔔算子·詠梅》、於謙的《石灰吟》、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誌的名篇。
9、詠懷詩。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壹。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陸遊的《書憤》等等,都是令人感動的詠懷名作。
10、懷古詩,這是由憑吊古跡而產生聯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情懷抱負的詩作。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但獨有特色;懷古詩與詠史詩略有不同,懷古詩是身臨舊地古跡而抒情言誌,而詠史則不必親到歷史遺址,在書房中就可以寫作。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1996年全國卷
11、山水詩,又稱山水田園詩,這類詩以自然風光為題材,通過描寫壹山壹水,壹草壹木等自然景物來寄寓情感,常用寓情於景,借景寫情等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在古詩詞中最常見,是高考試題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壹種。如:2003年全國卷中的王維的《過香積寺》,1999年杜甫的《漫成壹首》,1998年的兩首:劉禹錫《望洞庭》,雍陶《題君山》,2003年北京卷中趙嘏的《江樓舊感》等。
摘自回答者:yatouyaya - 江湖大俠 八級 6-17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