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興趣入手,讓學生從多種感官活動中,得到多種能力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比如,以講故事比賽的形式導入,讓孩子們從美麗的故事傳說或者兒歌中了解月亮,加上色彩明麗生動的故事配圖,引起學生心靈***振,趣味油然而生,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漲。接下來的動手剪撕紙活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喜歡動手的特點,充分的調動每壹位孩子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加趣味性,但此環節只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月亮的形狀是變化的,並不作為本課重點。欣賞月亮的美麗圖片讓孩子們從視覺上得到美的體驗,加上對之前所學古詩歌《靜夜思》等的聯想,使這種美的境界又得到了升華。欣賞同齡兒童的範作,可以更好的提示學生在構圖、繪畫設計、色彩搭配等方面應該註意的問題,但壹定不要單純的模仿,可以畫壹畫剛才聽同學所講的有關月亮的故事情節,也可以畫壹畫想象中月亮上面會有哪些人會發生哪些事,繪畫壹定要有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在孩子們開始繪畫時,我選擇壹些有關月亮的歌曲播放,如《月亮船》等,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多感官氛圍中去享受美的體驗。
不足之處,在講故事比賽環節很多同學在課前都搜集了有關月亮的故事或者兒歌,大家都躍躍欲試,但是因為時間有限,只能挑選幾個學生上臺給大家講故事,而且學生所講故事長短不壹,表達等原因,這壹環節還是耽誤了不少時間,造成後來學生的創作及展示評價時間較緊,所以以後在開展活動時要把握好課堂節奏,起到點睛的啟發引領作用即可,這樣後面學生創作時間就會寬松許多,學生就能自主靈活、輕松充分地展示自己才能。總之,通過實際的授課,我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認識更深,怎樣運用我手中的指揮棒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狀態下進行自主有效的學習,將成為我今後課程研究的重點,希望在我的課中每壹位學生都能得到對生活的激情、得到對繪畫創作的快樂體驗,得到藝術美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