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有沒有現代詩,短點的,要有詩意,還要有這首詩的仿寫,急需!

有沒有現代詩,短點的,要有詩意,還要有這首詩的仿寫,急需!

1

原文

《嫩綠的芽兒》

嫩綠的芽兒,

和青年說:

“發展妳自己!”

淡白的花兒,

和青年說:

“貢獻妳自己!”

深紅的果兒,

和青年說:

“犧牲妳自己!”

仿寫:

微小的種子,

和少年說:

“突破妳自己!”

幼嫩的枝葉,

和少年說:

“提升妳自己!”

參天的大樹,

和少年說:

“延伸妳自己!”

賞析:

這首詩中的每壹節都可以獨立成為壹首詩,意思也相當完整,但從思想境界、藝術造詣上講,它們又意聯起來成為壹個整體,使意脈得以貫通.“芽兒”“花兒”“果兒”的排列順序,暗指果樹從抽芽發展、開花讓人們欣賞到將結果奉獻於人類的過程,這壹過程正好對應了青年的人生過程.“芽兒”需要成長發展,正如青年需要學習提高.當芽變成花時,不要孤芳自賞,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為社會作貢獻.最後結成“果兒”,又如青年要以犧牲精神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使人生更輝煌.全詩正是這樣,以植物的生長來比喻青年的成長,從而告誡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發奮圖強,不斷充實、提高和發展自己,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詩中運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展示了壹個純潔的心靈和現實的世界.同時,也謳歌了美好的青春,積極的人生.“嫩綠的芽兒”的時候、“淡白的花兒”的時候、“深紅的果兒”的時候,組合起來正是整個純潔的人生.這樣的壹種純潔的人生,賦予了作者筆下的語言以詩意,使其散文詩化,而從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詩來解讀.也正因為這樣,作者才能將這些本來就難以組織起來的話語組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可以說,是她的純潔的心靈給世界、給語言帶來了壹種獨特的體系,壹種壹般人及粗俗的語言所不可能具有的體系.

2

原文: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裏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妳的懷裏

賞析:

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春水》裏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可以說,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沈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壹切新生事物的珍愛

仿寫:

書籍啊!

沙漠的旅人渴了,

他會去尋找綠洲;

心中的沙漠來了,

只有妳降給我甘霖.

老師啊!

地上的塵土來了,

大樹用枝葉擋住風沙;

心中的塵土來了,

有妳為我拂去迷惑.

祖國啊!

冬天的寒風來了,

大雁回到南方.

心中的寒冬來了,

我只回到妳的懷抱.

3

原文:

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賞析:

這首詩是歌頌童真的,只有童年才是最真的真的就像在夢裏壹樣,真的就像夢想的壹樣,回憶童真讓人感動的流淚非常欣慰.

《繁星·春水》是人們公認的小詩最高成就,被茅盾稱為“繁星格”,“春水體”.它所體現的主題是:母愛,自然,童真,構築了冰心的思想內核“愛的哲學”.

我覺得童年是壹個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而童年往往會成為往後珍貴的美好的回憶.壹個個天真爛漫的遊戲,仿佛就濃縮了壹段段天真爛漫的童年.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在這個現在的社會,童年對於我們來說,就像是壹個夢,壹個天真無邪的夢.

仿寫:

青春呵!

是花中的蓓蕾

是蓓蕾中的花

是睡夢中沾濕的眼角

4

原文

有另壹片天空

狄金森

有另壹片天空

永遠平靜而明朗

有另壹種陽光

即使是在黑夜

不要介意森林的消逝

不要介意田野的寂靜

這裏有座小樹林

林中樹葉常青

有更明麗的花園

從沒有霜凍嚴寒

在它不謝的花叢中

我聽見蜜蜂歡快的嗡鳴

我的兄弟

請妳造訪我的花園

賞析:

讀完這首詩,只覺得心靈很寧靜,就像詩中描畫的景象般,平和溫柔恬靜.

我們可以盡力從凝練的詩句中,復活那些形象,感受到詩中所描摹的“另壹片天空、另壹種陽光、長青的小樹林、明麗花園”的美好,使其油然而生壹種向往之心.

狄金森對詩歌的傳統規範表現了不馴的叛逆姿態.狄金森傾向於微觀、內省,藝術氣質近乎“婉約”. 

她寫愛的萌動,愛的燃燒,愛的喪失,有甜而不膩的喜悅,熾烈而蘊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沈痛,綿綿難絕的長恨.愛,是她詩歌題材的重心,寫來清新別致. 

她寫自然如家園.常有細致入微、準確生動的描繪.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筆下總能使人感受到壹種無可置疑,確實存在,而又不曾為常人意識到的美. 

她愛生活和生命,試圖多側面、多層次地探索、解釋和表達生的意義.

她的語言,壹洗鉛華,不事雕飾,質樸清新,有壹種“粗糙美”,有時又如小兒學語那樣有壹種幼稚的特色.在韻律方面,她基本上采用四行壹節、抑揚格四音步與三音步相間,偶數行押腳韻的贊美詩體.但是這種簡單的形式,她運用起來千變萬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強湊韻,押韻也多押近似的“半韻”或“鄰韻”,有時幹脆無韻,實際上已經發展成壹種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體.

仿寫

有另壹片土地

有另壹片土地

永遠寧靜而祥和

有另壹種生機

即使是在冬日

不要介意江流的冰封

不要介意高原的寂寥

這裏有條小溪流

溪中清水常流

有更蓬勃的草原

從沒有頹敗雕敝

在它不枯的草叢裏

我聽見馬兒達達的蹄聲

我的朋友

請妳來訪我的草原

5原文

如歌的行板

席慕容

壹定有些什麽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麽都會循序生長 

而候鳥都能飛回故鄉 

壹定有些什麽

是我所無能為力的 

不然 日與夜怎麽交替得那樣快 

所有的時刻都已錯過 

憂傷蝕我心懷 

壹定有些什麽 

在葉落之後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還是 

我藏了壹生的 

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賞析

如果說席慕容詩的字裏行間充滿了甜蜜的惆悵,那麽我在《如歌的行板》裏沒有嘗到壹絲的甜蜜,如果說席慕容的詩有著少女夢幻般的溫婉,那《如歌的行板》就是夢醒後的深刻與無奈.席慕容的詩裏有愛情,有鄉愁,有人生,她的愛情只能存在與詩裏,雖然現實中不會發生,但卻可以成為壹種昭示:愛情,需要執著.席慕容的詩裏的人生是洗盡鉛華後的樸素.每壹個人都曾經有最最美好的希冀,但是時間會讓它褪色,變得越來越模糊,等到被純情和浪漫無情地拋棄,淪落在生活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有太多的不能了解,草木的循序生長,候鳥的南回;有太多的無能為力,日夜交替,成長……越是長大,曾經的夢想越是遠去,不是不願堅持,只是成長中總有太多的無能為力,也正因為有太多的無可奈何,我們成長了,帶著所有的感動和感激投奔另壹個叫做生活的世界,只是,在經歷了時光的沈澱和歲月的侵蝕後,我們還能有壹顆飽滿純凈的心嗎. 

席慕容的《如歌的行板》,三句“壹定有壹些什麽”,“不能了解的”,“無能為力的”,“必須放棄的”,表達著人生在生命成長中的無奈和理想在命運,生活面前的脆弱,但是,當所有的不悅與無奈碰上席慕容的時候,壹切歸於釋然後的平靜.席慕容最讓我欣賞的地方便是她的女人味,甜而不膩,沒有小家碧玉的小家子氣,身上流淌著成吉思汗的血液,註定了她還有著草原的寬廣,蒙古族的堅韌,這是壹種怎樣的融合,席慕容就是這樣壹個可以將兩者和諧地融於壹身,樸素和和諧是草原的內涵,是席慕容的內涵.對待愛情,她有著夢幻般的純潔,對待生命,她有聖潔的崇敬,對待生活,她有著質樸的感恩,她是知足的,善良的,在平凡的日子裏認真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席慕容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始終帶著純凈的心在希望,帶著感恩的心在生活,帶著坦然的心對待生命,有了這些,再多的無能為力又有何懼.

仿寫

總是有些東西

是我所不能了悟的

不然

太陽怎麽每天東升西落

而月亮總能及時接替

總是有些東西

是我所無阻止的

不然

江水怎麽奔騰得那麽快

所有的感懷都已飄逝

寂寞徒留心底

總是有些東西

是花朵雕零之後我所必須接受的

是畢業時珍藏的那壹頁頁通訊錄

還是

我夜夜夢裏的

那些溫馨的如午後陽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