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杜審言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杜審言是哪個朝代的人

杜審言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杜審言是哪個朝代的人

杜審言是哪個朝代的人

杜審言(約645-約708),字必簡,唐朝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後遷居河南鞏縣,官修文館直學士。唐高宗鹹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

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壹,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杜審言詩集》。 資料來源:://baike.baidu/link?url=-GueJiXNQlCErpuOB366zjAjeu1dUm69p8xMplqWL9Gx4vrKBg8ViqBPHUNUhbl1jCy4ufDswSXmh-N1wLaNo_ 所有的詩人是什麽朝代的

中國歷代著名詩人壹覽表(先秦至現代)

先秦 屈原 宋玉 兩漢 枚乘 賈誼 司馬相如 王逸 東方朔 王褒 劉徹 班婕妤 趙壹 秦嘉 班彪 班昭 班固 揚雄 張衡 蔡邕 蔡琰 禰衡 曹操 孔融 魏晉 曹丕 曹植 王粲 陳琳 劉楨 徐幹 阮瑀 應璩 應玚 繁欽 曹睿 嵇康 向秀 阮籍 何邵 潘尼 潘嶽 張翰 張華 張協 張載 傅玄 陸機 陸雲 石崇 孫楚 左思 曹攄 陶淵明 郭璞 劉琨 盧諶 袁宏 南北朝 謝惠連 謝靈運 鮑照 謝朓 鮑令暉 孔稚珪 蕭衍 江淹 沈約 範雲 何遜 陰鏗 徐陵 庾信 江總 隋代 楊素 薛道衡 陳子良 盧思道 孔德紹 孔紹安 唐五代 虞世南 上官儀 王勃 盧照鄰 楊炯 駱賓王 陳子昂 杜審言 沈佺期 宋之問 張說 張九齡 常建 儲光羲 李頎 高適 岑參 王昌齡 孟浩然 王維 李白 杜甫 劉長卿 韓愈 柳宗元 韋應物 寒山 拾得 顧況 李益 盧綸 錢起 王建 張籍 孟郊 元稹 白居易 劉禹錫 賈島 許渾 李商隱 杜牧 李賀 薛濤 皮日休 陸龜蒙 杜荀鶴 羅隱 僧皎然 僧貫休 僧齊己 溫庭筠 韋莊 王翰 崔道融 劉希夷 徐氏 張謂 張繼 崔曙 蘇味道 馬戴 劉叉 崔顥 王灣 王之渙 賀知章 崔護 劉方平 於良史 聶夷中 於鵠 祖詠 楊師道 趙徵明 張若虛 袁郊 崔涯 張仲素 秦韜玉 李約 王涯 胡令能 盧汝弼 戎昱 崔玨 王駕 黃巢 崔國輔 於武陵 捧劍仆 施肩吾 花蕊夫人 李郢 皇甫松 張祜 綦毋潛 張南史 徐彥伯 李珣 馮延巳 李煜 宋遼金 潘閬 範仲淹 蘇舜欽 歐陽修 張先 晏殊 晏幾道 柳永 王安石 蘇軾 黃庭堅 秦觀 陳師道 李之儀 張耒 晁補之 賀鑄 陳與義 呂本中 毛滂 周邦彥 李綱 朱敦儒 李清照 朱淑真 舒亶 韓元吉 胡銓 葉夢得 張元幹 張孝祥 範成大 陸遊 楊萬裏 陳亮 辛棄疾 劉過 姜夔 吳文英 史達祖 劉克莊 元好問 蔣捷 文天祥 王沂孫 劉辰翁 吳激 蔡松年 段克己 戴復古 李祁 黃裳 朱熹 王觀 趙佶 林逋 張泌 周密 李克 嶽飛 李重元 康與之 魏承班 曾覿 徐俯 閻選 孫光憲 黃公度 周紫芝 趙令畤 元代 薩都剌 劉因 關漢卿 狄君厚 範康 高文秀 金仁傑 宮天挺 孔文卿 王實甫 白樸 馬致遠 孟漢卿 尚仲賢 石君寶 張養浩 劉致 張可久 貫雲石 盧摯 鄭光祖 高明 紀君祥 鄭廷玉 張國賓 嶽伯川 楊梓 武漢臣 王伯成 趙孟頫 王冕 洪希文 楊載 楊維楨 元好問 明代 劉基 高啟 湯顯祖 陳子龍 夏完淳 袁宏道 於謙 王世貞 李攀龍 何景明 李夢陽 唐寅 戚繼光 清代 錢謙益 吳偉業 顧炎武 顧貞觀 陳維崧 朱彜尊 洪升 孔尚任 王士禎 查慎行 納蘭性德 袁枚 倉央嘉措 黃景仁 龔自珍 黃遵憲 秋瑾 蘇曼殊 乾隆 鄭板橋 曹雪芹 劉鶚 近代 譚嗣同 王國維 梁啟超 李叔同 柳亞子 郁達夫 斌宗法師 太虛法師 虛雲法師 月溪法師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

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擴展資料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沈郁”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沈郁”壹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沈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沈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

“至於沈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臯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壹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

同時,杜甫處於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誌,“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

百度百科——杜甫

杜浦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杜甫是唐朝的詩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妳知道的古代詩人有(按朝代分

壹、漢朝三國

司馬相如、卓文君、揚雄、孔融、曹操、曹植、曹丕、蔡文姬、阮籍

二、兩晉南北朝

陶淵明、謝靈運

三、隋唐

楊廣、李密、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陳子昂、宋之問、杜審言、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崔顥、賀知章、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張繼、柳宗元、許渾、韓愈、韋應物。李賀、劉禹錫、溫庭筠、李商隱、杜牧、羅隱、陸龜年、皮日休、王建

四、五代宋

歐陽修、蘇軾、陳師道、黃庭堅、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王安石

五、金元明清

元好問、王冕、高啟、楊慎、厲鶚、朱尊彜、張問陶

擴展資料:

詩人資料:

1、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壹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2、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註《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3、陳子昂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0)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壹。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臺正字。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後而株連下獄。

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聖歷元年698)時,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

其存詩***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4、崔顥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十壹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

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5、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溪)生,又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焦作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

李商隱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

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李商隱登進士第,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弘農尉等職。因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而備受排擠,壹生困頓不得誌。

唐宣宗大中末年(約858年),李商隱在鄭州病故,葬於故鄉滎陽。也有人說他葬於祖籍地懷州雍店(今沁陽山王莊鎮)之東原的清化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