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壹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麽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小兒垂釣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註釋
蓬頭:是形容小孩可愛。稚子:年齡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綸(lún):釣魚。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méi):是指壹種野草。苔:苔蘚植物。映:遮映。
借問:指向人打聽問路。
應(yìng):是指回應,答應,理睬。
譯文
壹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著小手,因為不敢大聲應答,唯恐魚兒被嚇跑。
創作背景
《小兒垂釣》這首詩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壹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後所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賞析
在所有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是比較少,因此而顯得可貴。此詩分垂釣和問路兩層,第壹、二句重在寫形:垂釣,第三、四句重在傳神:問路。
第壹、二句,“蓬頭”寫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發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學”就是這首詩的詩眼。這個小孩子初學釣魚,所以特別小心。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眼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側坐,而非穩坐,正與小兒初學此道的心境相吻合。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誌於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就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壹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後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於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小兒打聽問路,就因為看得見小兒。
後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就是從動作和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小兒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就是害怕把魚驚散。小兒的動作就是“遙招手”,說明小兒對路人的問話並非漠不關心。小兒在“招手”以後,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就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後,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這首詩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詩中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壹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壹些專註。
拓展:《小兒垂釣》古詩改寫
在壹個萬裏無雲的上午,有壹個小孩出來釣魚。
他蹦蹦跳跳的來到壹片樹林。他左瞧瞧,右望望,東看看,西張張。終於找到了壹塊風水寶地——池塘。池塘旁有許多的蘆葦,還有壹塊大石頭,石頭上長滿了苔蘚。這
裏十分隱蔽。連魚兒都難以察覺,他裝好魚餌,拿起魚竿,高高舉起,用力向前壹拋,湖面上頓時蕩漾起圓暈。他側著身子,坐在石頭上,專心致誌地釣起魚來。
這時有位路人走來。他迷了路,想回城裏。可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路。這時,他眼前壹亮:前面有個小孩!
他問道:小朋友,知道從這兒怎麽去城裏嗎?小孩吃了壹驚,心想:他若再喊,魚會嚇跑的!於是便擺擺手。示意不要打擾他釣魚。路人卻以為他沒聽見,便再次大聲喊:小孩,從這怎麽去城裏?小孩急了,他再次擺擺手,還指了指手裏的魚竿。
路人恍然大悟,低聲問道:請小朋友指個路,好嗎?說完,還特意雙手抱拳,表示請教。小孩朝遠處壹指。路人明白了,告別小孩,心裏還稱贊:這小孩真專心。接下來他上路了。小孩松了壹口氣,繼續釣魚。過壹會兒,就釣了許多魚。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