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四年級讀書節的詩句

關於四年級讀書節的詩句

1.關於讀書節的詩歌

詩朗誦 壹路書香,壹生陽光

a在波光粼粼的海面眺望

b在浩瀚無比的宇宙徜徉

c在和諧幻美的天空飛翔

d在悄無聲息的交流裏成長

合:跟隨發展與創新的腳步 我們走進了這神奇的書的國度

a曾幾何時,我從《安徒生童話》歸來, 帶回壹個五彩繽紛的夢, 我夢見,

賣火柴的小女孩, 拉著媽媽的手, 在溫暖的爐膛邊把希望暢想!

b曾幾何時,我從《水許傳》歸來, 帶回壹百零八員英雄好漢, 我看見, 壯士武松,

赤手空拳戰勝猛虎, 此刻正壹步步挨下山岡。

c曾幾何時,我從《二泉映月》歸來, 帶回壹曲如泣如訴的歌, 我聽見, 瞎子阿炳,

用他那心愛的二胡, 訴說著苦悶不屈的心聲。

d曾幾何時,我從《唐詩宋詞》歸來, 帶回壹首首美妙的詩篇, 我看見, 詩仙李白,

站在窗前,凝視月光, 那淡淡的思鄉情啊, 早已穿越了壹切陰霾!

a讀壹篇散文,我在纏綿緋惻中體會肝腸寸斷的淒苦;

b讀壹出戲劇,我在曲折迂回中叠出動人心魄的震撼;

c讀壹首詩歌,我在含蓄凝練中讀出超脫凡世的清遠;

d讀壹部小說,我在潮起潮落中成就驚世駭俗的向往。

a我們涉獵在這茫茫書海,

b我們思考,我們磨礪,我們成長!

c默默地用純潔的心靈去體味這壹片綠地,

d默默地用美妙的憧憬去悸動這壹方天空, 合:壹路書香! 壹生陽光!

2.關於讀書的詩句古詩大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遊《讀書》

3.四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16首古詩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

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絕句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沈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橋。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龍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越女詞

唐·李白

耶溪采蓮女,

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來。

白雲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

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間。

山中問答

唐·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渡浙江問舟中人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風,

扁舟***濟與君同。

時時引領望天末,

何處青山是越中?

竹裏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裏,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種豆南山下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客中作

唐·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4.關於讀書的古詩詞(16句的)

壹、立誌 少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淩煙閣,第壹功名不愛錢.(明 楊繼盛《言誌詩》) 二、勤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 劉過《書院》) 三、惜時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清 錢泳《明日歌》) 四、方法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宋 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唐 韓愈《勸學詩》) 五、體會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月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壹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觀書有感》) 六、樂趣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壹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民國 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

5.關於讀書的詩句四句簡單又好背

壹、《清明》

作者:宋代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無花無酒的度過清明節,那蕭索的興致猶如居於山野廟宇的和尚壹樣。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破曉時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賞析:

這首詩以清明時節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知識分子的困頓生活,表達了詩人生活的艱難和以讀書為樂的情懷。全詩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再現了古代清貧寒士的困頓生活,給人淒涼、清苦之感,寥寥數語,質樸平實,於小處見大,自然揭露出社會生活真實的壹面。

二、《冬夜讀書示子聿》

作者:宋代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賞析:

這是壹首教子詩。本詩通過寫陸遊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壹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三、《讀書》

作者: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

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是為了黎明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不比從前,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賞析:

這首《讀書》七絕,如同詩人的學習體會,既反映了詩人在年老時仍堅持苦學的情況,又表明了他學習是為平民百姓而並無他求的可貴精神。

四、《白鹿洞二首·其壹》

作者:唐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譯文: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壹寸光陰就像壹寸黃金珍貴。如果不是道人來逗笑,還在深入鉆研周公孔子的精義、教導呢。

賞析:

這是壹首寫詩人自己的讀書生活的詩,也是壹首惜時詩。詩中“壹寸光陰壹寸金”詩句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啟發後人知識是靠時間積累起來的,為充實和豐富自己,應十分珍惜時間才是。

五、《勸學》

作者: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賞析:

《勸學》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的詩歌中,勸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壯年華,勤奮學習,有所作為,否則,到老壹事無成,後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暫,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6.小學四年級上下冊中的古詩,詩句課文中的,包括詩人

四年級上冊5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遊山西村 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20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語文園地五壹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頤和園月波樓》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杜光庭的《題福唐觀二首》.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劉鳳誥詠大明湖的詩句.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蘇州滄浪亭》歐陽修和蘇舜欽 語文園地七有誌者事竟成 南宋範曄《後漢書》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 韓愈的《進學解》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東晉陶淵明的《雜詩》 四年級下冊1古詩三首獨坐敬亭山 李白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 洞 庭 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憶 江 南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23古詩三首 鄉村四月 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張誌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語不須歸.。

7.小學四年級語文書上冊的古詩詞有哪些

第5課、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蘇軾(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遊山西村》陸遊(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第20課、古詩兩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唐)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語文園地裏還有壹首:《過故人莊》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