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牽 筆 君? 子
溫度◆品味◆性靈◆覺知
前言:
應樊登書店城市會客廳 · 悅享沙龍主持張了了先生邀請,遠牽聽讀了蒙曼老師攜新書《四時之詩》在樊登讀書會APP的壹次訪談。作為壹個對中國古詩詞 文化有強烈 情結的人,我聽讀後自感悅享盡興。於是便把其中的壹些所感整理成文 ,在此與大家 壹起 分享 。
蒙 曼 與 樊 登 的 壹 場 笑 談 渴 飲 ?
?
遠 牽
古詩是很文學的東西,壹首好的古詩極易觸發我們內心深幽的古典情懷與微妙的審美偏好。
蒙曼攜《四時之詩》壹書在樊登會客廳侃侃而談,氣氛輕松愉快,蒙曼時而旁征博引,時而在調侃中笑指當下,樊登則謙恭少語,談到盡興恰同處,兩人甚至齊哼唱起了黃耀明的粵調歌曲《四季歌》,詩情四溢的交流最能感染人,而當我們懷持壹顆詩心,用耳朵,用心流去品讀四時之詩,我們體味到的,已經不僅僅是四時之美了……用心聽讀四時之詩,打開的卻是壹個更遠更遼闊的世界。
這32首四時之詩裏,我們可以觸到了古人生活中的壹些充滿質感的細節,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輪回變動裏,我們可以感知到與古人壹樣的季侯風物,從“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羅敷”采桑綠水邊”的春,到“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山為樽,水為沼,酒徒歷歷坐洲島”的夏,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長安“萬戶搗衣聲”的秋,到“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再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冬,詩人們雖己乘時光之翼絕塵而去,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卻可以通過詩句與詩人在詩行中的這壹隅裏隔世重逢,當我們為這些詩句心動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與詩人用眼神愉悅地交會,靈魂在發生***振,我們不自覺地完成了壹次神遊中的時空穿越,這種感覺妙不可言。
在這些詩裏,隱約地勾畫出了詩人們的氣質群像……比如在唐朝最頂級的詩人裏,天真爛漫而高度自信的詩仙李白,家國天下憂民憤世的詩聖杜甫,山水自然禪心空性的詩佛王維,他們的氣質在他們的詩句裏昭然若揭;而被流放在湖南的南部,像屈原壹樣內心深懷巨大的孤獨與堅持的柳宗元,還有他的同伴劉禹錫,只是同樣境遇的劉禹錫是另類畫風,他像戰手壹樣無畏地大笑出聲,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的劉禹錫身上體現的是笑傲中的堅強……而當柳子厚終於從滅絕的境地走出來,寫出“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壹聲山水綠”,我們可以釋然了,因為詩人已經與這個世界達成了和解!還有壹些詩人雖詩名不大,卻也壹樣流下了千古名句,更厲害的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更是現實中的巨子人傑,比如為民抗稅,與民同樂的州官元結,比如寫下“竹葉壞水色,郎亦壞人心”這無敵撩人詩句的郭元振,竟是壹位位居淩煙閣,讓吐蕃聞風喪膽的無敵大將軍,這簡直讓人(包括樊登)驚掉下巴!詩人的詩性是心的壹種靈性,詩性氣質的奇特揉雜造成了各自迥異的個性與非凡的人生,如果細細讀來,從詩中可以看到詩外,而真正能看到詩外,的確需要功夫,也的確是壹種功夫。
當我們進入古詩的世界,我們的心境會壹下子變得既活潑又典雅,既古老又年輕。紙頁和人所***情的文字由於這些古老的絕句詩行,為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精神不斷輸送著氣節的鈣質,同時因為壹代代的古典文化精華深深打上了中國審美的烙印……所以閱讀不僅是壹種精神的按摩,還打造了我們的心境和品格,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中,有山水入畫,有玉壺冰心,有郎情妾意,有香草美人,與***千裏嬋娟,恰成賞心樂事!
四時之詩讓我們發現四時之美。蒙曼講唐詩宋詩是古詩中的兩座高峰,唐詩很生活,宋詩很理性,從這兩座高峰中我們還可以重新審視我們當下,我們要壹路前行,而前行的道路都需要光來照亮……蒙曼提到兩個比喻,壹個是路燈,壹個是月亮。路燈植根在我們近旁,它是現代文明的味道,雖實用但缺乏美感,而月亮在天空中高懸,它與我們隔著遙遠距離,但它照著我們的前路,也照著我們的遠方,它散發著詩性的清輝,永遠值得我們在精神世界裏掂起腳尖,擡頭仰望。
讀四時之詩,用四時讀時,我們的心空就會升起這樣壹個澄明長久的月亮,就是我們內心的詩性之光。
這樣的月亮,願妳我四時常有。 ▌
壹年讀50本書
牽筆君子邀您掃碼加入樊登讀書會
“有意加入樊登書店城市會客廳
可微信? 張了了 大神 ? ^_^ ”
即可關註 『 牽筆君子 』
?
歡迎關註 『 牽筆君子 』
? 牽 筆 君 子 ?▌ 滋 養 妳 心 靈
牽 筆 君 子
?壹個文青,小散
?做白日夢的 女 神 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