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花壹世界
理解
壹、科學式解答:
佛教認為壹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壹個字——空,說明了壹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二、
每個人都是壹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壹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在花將雕零時,在葉將枯萎時。我們都應該在最後壹刻將壹切歸還給大地。
三、
世界的壹切原本由細節構成。如果壹切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
四、
壹花而見春,壹葉而知秋,窺壹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尋常細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珍藏於有限之中。懂得見微知著的人才能真正打開這個世界的門。
五、
細節決定成敗。蝴蝶振翅吸引起龍卷風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壹杯薄酒映出壹個衰落帝國的背影。
六、
在浩瀚宇宙中,我們宛若恒沙微塵,雖然渺小,卻也自成壹世界。
七、
生命永恒存在亙古不老的原始見證。無限的人類歷史可以由有限的人類個體來串織;無極的時空宇宙可以用有限的沈浮人生來度量,永恒的筆端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變遷。
八、
表現對人類個人生命充分的自信與自由,從壹個卑微的個體生命中我們有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整個物種的生命力。
九、
表達有限與無限的轉換,短暫與永恒的***同死亡。 十、壹朵野花雖然渺小,但是對於蜂蝶來說卻是壹個天堂。
十壹、
壹件很小的東西裏也可能隱藏著很大的道理,壹件很平凡的事情裏也可能隱藏著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點滴,只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所蘊含的獨特的美。珍惜點滴,把握細節,生命便能如同蓮花壹樣清瑩脫俗。
十二、
《華嚴經》認為這個世界無所謂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這個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壹真法界,萬法自如,處處成佛,時時成道。這也就是所謂的華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