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描寫夏天雨的詩句和特點

描寫夏天雨的詩句和特點

1. 關於雨的詩句以及特點

關於雨的詩句以及特點 1.描寫語的詩句 以及雨的特點

雨,不管壹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

春天的雨,是最柔和的。如果春雨來了,妳試著讓雨水拂拭自己的臉,那種感覺是溫柔的,就像媽媽輕輕地摸著妳的臉,非常舒適。

而小草們、鮮花們有了春雨的滋潤,壹定會更加鮮艷了。春雨,是它們的營養品。

夏天的雨,是最激情的。雨打在屋檐上,玻璃上發出‘嘩啦啦“的聲音,讓人不禁認為夏雨就像壹只發了瘋的蜜蜂,不停在鳴叫。

被夏雨打到臉上的滋味可不好嘗,它像壹塊小石頭扔到臉上,很疼的。 秋天的雨,是春天的雨和夏雨的結合。

有時秋雨細細綿綿的飄掃在大地,有時卻像發哮似的降散。不過,秋雨是豐收果實的使者。

下了秋雨,農民伯伯心裏也輕松多了,因為豐收的日子到了。 冬天的雨,像壹位古時候的女子,很少露面的。

如果說冬天的雨,恐怕是雪了吧。它絮絮揚揚地飛舞在天空中。

這時候,孩子們可高興著呢,又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壹把了。 雨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清新,每次下完雨,大地就像過濾般的清新。

所以,雨——我們需要妳。 春天的雨 春天來到了,大地開出了許許多多五彩繽紛的鮮花。

天上也下起了小雨。 春雨又來到了草地上,綠盈盈的小草看見春雨姐姐來了,高興地咧開了嘴巴。

春雨姐姐給春天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喜悅,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幸福,我們都歡迎她的到來。春雨慢慢地停了,輕輕地走了…… 春雨在天上沙沙地下呀下,她來到了小河邊,在小河上畫了幾個圓圈圈;又來到了花叢中,好象對花朵說:“花朵花朵,我來了!”花朵則高興地點頭笑:“春雨姐姐,妳快來給我洗洗澡。”

春雨又來到了柳樹的身邊,說:“柳樹柳樹,我要來滑滑梯了。”春雨真頑皮呀! 五月的雨 壹場雨,壹幅淋濕的畫面 默默的,在傘下憂郁成 淅淅瀝瀝的沈默,流淌著 紅色的傘花訴說起 水之溫柔,水之猛烈 五月,本是懷春的季節 雨水卻從天而降,思緒飄搖 壹段關於雨的故事 被美麗的少女撐起 紅色的花朵似在感傷? 壹個人的命運,打著旋 水面上徘徊 妳在懷著傷心的舊夢? 還是擺不脫身後的陰影? 這壹場景,定格在十字路口 紅綠燈也變得朦朧 長發飄飛,雨水中更加清晰 如果哭泣,那將是溫熱的淚水 如果陶醉,會是經典的動人樂曲 天空使人喑啞,柔和的身影顯得脆弱 我想了解妳內心的夢境 我想看見妳美麗的眼睛 我向往妳鮮艷的肉體 可妳比花朵更加的陰郁 我想替妳在盲目和清晰之間 尋找回家的路線 為妳書寫歡樂 並在雨中無邊的幸福起來 風輕輕的地吹 妳和我坐在壹起 在樹旁的長椅上 冰涼的風 輕輕的吹 妳的手,握住 我的手,像兩塊 相吸的磁鐵 妳說,妳看見了 綠色的影子,沿著 彼此的手指開始蔓延 很像春天的心情 也許是渴望融入 在夢裏,窺見月亮 半裸的秘密 是希望,也許 就是這種情景 風,在輕輕的吹著 含著深情的暖意 夜半賞雨 封 玲 漆黑的夜空似乎早有預備,久久醞釀的夏雨姍姍來遲。

細小的雨點沒有壹點兒節奏,從天而降,隨風飄搖。不均勻、不連續,壹絲絲、壹陣陣,漸漸的,我聽出了它的旋律,似乎是它的嘆息。

剎那間,好急促,好急促。伴著風聲壹道而來。

不知道是風太急,還是雨太促,風雨交加,配合得總是那麽天衣無縫。 “山雨欲來風滿樓”雨點伴隨著風壹起襲來,勢不可當。

感受狂風暴雨的爭鳴,傾聽它憤慨淒楚的心聲。豆大的雨點從天而降,打在窗戶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冥冥中我感受到它在哀怨,是為夜而哭泣,還是為黎明在吶喊?不得而知。不知從何時間起,風變得涼爽柔和,雨也灑下最後的風采,旋律是那樣優美,節奏是那樣婉轉,慢條斯理,有條不紊,為靜謐的夜添上色彩。

雨迎風而來,隨風而去,淅淅瀝瀝,斷斷續續,帶著壹絲絲眷念走了。為風的足跡留下腳印,深深淺淺…… 風停了,而雨也在斷斷續續中拉下帷幕,似乎為這莽撞的行為彌補點什麽。

風去無隱來無蹤,雨總是隨著風漂流蕩漾,為風急促的步伐添上腳印。好快的壹場雨呵!,此時眼前壹片濕潤,新鮮清澈已將塵埃沖洗,風兒襲走了壹切不該來的。

屋檐下偶爾能夠聽見幾點雨聲,壹切又恢復了平靜、安謐。 漆黑的夜空、漆黑的雨…… 夜半賞雨 王婷 隨著月份的增加,天氣變冷了。

今夜,下起了飄飄絲雨,它從那高高的夜空落下。落到地上,發出了清脆的水滴聲;它飛落到窗戶上,把身子貼在玻璃上,拉得好長好長。

它正看著妳呢!它在向妳噓寒問暖哪!頓時, 壹股熱流湧到了心口,壹種莫名的沖動跳到腦中,好想好想,奔出門去,張開雙臂,盡情地擁抱這大自然的使者。 它走了,來匆匆,去忙忙,捎來了溫馨,拂去了失意。

它又來了,這次,它帶來了什麽呢?讓我再細細地感受壹下吧!它流淌在我的發絲上、臉上,又慢慢滑到地上,濺起了壹朵美麗的水晶花。我知道了,明白了,這次,它給我帶來了生命的活力,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指導老師:方劍 夜半賞雨 郝倩 窗外,雨淅瀝淅瀝地下著,形成壹幅如煙似霧的優美的水墨畫。雨點,它既不像牛毛那樣柔和,也不像花針那樣堅硬,它壹陣陣,壹點點,仿佛不是落在地上,而是落在我的心田。

秋夜殘燈明滅,細雨纏綿,又是壹份何等的無奈和憂寂啊。 我坐在窗前聽雨的氣息,那是壹種享受--心靈上的無與倫比的、愉悅的、平和的、自然美。

2.描寫雨的詩句和賞析有哪些

1、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賞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夢見自己騎著披著盔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賞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村生活。

3、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賞析:寫山中溪流:荊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淺,因溪水沖刷而泛白的石頭星星點點地露出水面。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

賞析: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

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賞析:新雨過後山谷裏空曠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6、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賞析:昨夜我在朦朧中曾聽到壹陣風雨聲,現在庭院裏盛開的花兒到底被搖落了多少呢?

7、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唐寅:《壹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賞析:粘天芳草,千裏萋萋,極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閨中人的心也輕飏到天盡頭了。

8、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絕句》)

賞析: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風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令人心曠神怡。

9、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賞析:烏雲開始從皤溪上起來,太陽從西城外的慈福寺閣後沈落下去。周圍的群山,雨意越來越濃,大雨即將到來,城樓上,已是滿樓的狂風。

10、壹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徹曉瀟瀟雨。(惠洪:《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

賞析:詞家有主張“詞不宜和韻”的,因為詞句參差,音律很嚴,難以使抒寫的情思與限定的聲韻吻合無間。但樂此不疲以聘其才的仍大有人在,其“善用韻者,雖和猶如自作”,這首小令便是如此,因而頗為著名。

3.關於雨的詩句及賞析(3個)

1)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贊美之情。

壹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

多好的春雨!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

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瞧,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多麽細致,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

可見,驚喜於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頸聯緊承頷聯,詩人唯願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壹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系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壹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花之紅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凝而成…… 2)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賞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壹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

“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壹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遊程中所見。

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壹片生機勃勃之勢。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

壹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用壹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

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

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壹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這聯和上聯是此詩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

這更是壹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聯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從孤山北面到現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詩人壹路走來壹路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樹上春鶯爭鳴、空中春燕銜泥、堤岸春花漸開、春草剛綠,詩人敏銳細膩的筆觸,讓人們從中體會到西湖正在舒展地著上春裝。

詩人贊美西湖的春色,並且指出他最愛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兩邊是水,堤兩旁種滿了柳樹、桃樹。

春天走在白堤上,淡淡的湖水就在妳的腳邊,妳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煙如霧,如絲如縷,飄拂在妳的臉上,使妳心中湧生無限溫柔無限愛,妳像在夢境、在仙境。當春天走在白堤上時,妳就更能體味到詩人寫這首詩時的感覺和心情了。

全詩的題意主要在壹個“行”字上,扣緊“春行”二字來描寫景物的。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壹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

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

詩人從總體上著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並善於在行進途中展開了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於把握景物特征,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3)杜牧《江南春絕句》賞析 千裏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描寫江南風光的壹首七絕。江南多麽迷人,多麽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已經給我們描繪了壹幅幅絢麗的圖畫,但那只是宏觀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則相對具體壹些,似乎領我們參觀了幾個景點,印象也就更深刻了。

杜牧在這首七絕中不僅描繪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還再現了江南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使江南風光更加神奇迷離,別有壹番情趣。“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首先詩人把我們帶入了江南那花紅柳綠的世界。

妳看,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帝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麽令人心馳神往!“千裏”說明是寫整個江南,但整體又是通過壹個個具體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裏有過渡到江南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揉進了滄桑之感,南朝遺留下來的許許多多佛教建築物在春風春雨中若隱若現,更增添撲朔迷離。

4.關於雨的詩句以及賞析 急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傳統有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的習俗。可是詩中的“行人”卻獨自在他鄉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獨、淒涼的,再加上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煩亂和惆悵,情緒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沈湎在孤苦憂愁之中,趕快打聽哪兒有喝酒的地方,讓自己能置身於人和酒的熱流之中。於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點出那遠處的壹片杏花林。詩歌的結句使人感到悠遠而詩意又顯得非常清新、明快。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這壹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甚至時有“疾風甚雨”。但這日的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這“雨紛紛”,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壹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壹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那麽什麽是“斷魂”呢?在詩歌裏,“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竭力形容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在古代風俗中,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而今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的滋味是復雜的。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又平添了壹層愁緒。因而詩人用了“斷魂”二字;否則,下了壹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裏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壹種絕藝,壹種勝境。

5.關於雨的古詩和賞析

1、《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壹開頭就用壹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裏,“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會喚起關於做好事的人的聯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2、《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賞析: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33936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遊。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3、《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壹番奇妙景致。“瀲灩”,波光閃動。“空蒙”,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4、《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賞析: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壹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正如李煜後期詞反映了他亡國以後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確實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此詞就是壹個顯著的例子。

5、《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壹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賞析:

歷代詩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裏,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詞人從“聽雨”這壹獨特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壹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6.關於雨的詩句及表達的情感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