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佛的佳句

關於佛的佳句

1. 關於佛教的詩句

剛好收集了壹些佛詩,摘錄幾首提供您參考

插 秧 詩 —南北朝?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在前。

贈質上人 —唐?杜荀鶴

枿坐雲遊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魚鼓頌 ——唐?趙州從諗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

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

來時無跡去無蹤 ——唐?鳥巢禪師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壹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學道 ——唐?龍牙居遁

夫人學道莫貪求,萬事無心道合頭。

無心始體無心道,體得無心道亦休。

悟道詩 —唐?某比丘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牛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不是眾生不是相

——唐?大川禪師

不是眾生不是相,春暖黃鶯啼柳上。

說盡山河海月情,依前不會還悵惆。

休惆悵,萬裏無雲天壹樣。

山高豈礙白雲飛

——唐?大川禪師

舊竹生新筍,新花長舊枝。

雨催行客到,風送片帆歸。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終南別業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父子相守空山坐

——唐?龐蘊

父子相守空山坐,無相如如寄有閑。

世人見靜元無靜,看似閑時亦不閑。

2. 有關佛像的好詞好句好段

地藏贊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南無九華山幽冥世界。地藏菩薩摩訶薩。

地藏菩薩靈感歌

南無地藏王菩薩。昔為慈孝心。弘願渡母娘。

諸佛前弘願廣。分身化十方。

如意寶命珠。降魔金錫杖。

聖號若稱揚。消災除罪障。

大慈大願。十輪拔苦。本尊地藏王。

慈悲不可量。悲願如海洋。

忉利天禮法王。世尊囑地藏。

彌勒未生前。娑婆作慈航。

願佛莫憂傷。願佛莫憂傷。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猶示聲聞相。

南無地藏王菩薩。降跡新羅鄉。

渡海入大唐。九華山建道場。

閔公修供養。化壹袈裟地。遍覆九子峰。

大願地藏王。大願地藏王。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大願地藏王。

阿彌陀佛贊

西方極樂世界尊,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常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舉目即見阿彌陀。

佛身色相顯光明,閻浮檀金無與等,

其高無比由旬數,六十萬億那由他。

眉間白毫五須彌,紺眼泓澄四大海,

光明演出諸毛孔,壹孔遍含諸大千。

壹界中有河沙佛,佛有八萬四千相,

壹壹相中復如是,作是觀者隨現前。

以觀佛身見佛心,眾生憶想見化佛,

從相入得無生忍,以三昧受無邊慈。

佛身無量廣無邊,化導以彼宿願力,

有憶想者得成就,神通如意滿虛空。

眾生三種具三心,精進勇猛無退轉,

即得如來手接引,七寶宮殿大光明。

其身踴躍金剛臺,隨從佛後彈指頃,

行大乘解第壹義,即生七寶蓮池中。

阿彌陀佛大慈悲,十力威德難贊說,

稱名壹聲起壹念,八十億劫罪皆除,

以是濟拔無有窮,是以名為無量壽。

昔世尊居耆阇崛,與大眾說妙因緣。

離憂惱與閻浮提,超脫壹切諸苦趣,

凈妙國即極樂界,修三福發菩提心。

作是念者住堅專,故說無量壽佛觀,

如是功德不可說,不可說者妙光明。

無量清凈平等施,五濁眾生鹹作佛,

斷彼壹切顛倒想,猶如以水投海中。

濕性混合無不同,雖有聖智難分別,

人人皆為無量壽,稽首瞻禮即西方

3. 關於佛教的詩詞

1.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神秀示法詩)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六祖示法詩)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

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開悟詩)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

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文偃詩)5.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

肝膽此時俱破裂,壹聲江上待郎來。(分庵主開悟詩)6.焰裏寒冰結,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本寂詩)7.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壹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靈雲誌勤開悟詩)8.山前壹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五祖清演開悟詩)9.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鉆故紙,何日出頭時。

(神贊蜂子投窗詩)10.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冷蕊自橫斜。精時壹片當時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虛舟普度墨梅詩)11.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草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壹任晚山相對悉。

(程顥題淮南寺詩)12.巖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靈支才壹見,回首舞三臺。(覺海法因庵主開悟詩)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列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寒山吾心詩)14.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劉長卿送上人詩)15.我有壹方便,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到死不入縣。(王梵誌我有詩)16.南臺靜坐壹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守安南臺靜坐詩)17.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糊塗。

分明有偈言無信,卻受他家壹缽盂。(悟新詩)18.山縣蕭條早放衙,蓮塘無主自開花。

三叉路口炊煙起,自瓦青旗壹二家。(惠洪詩)19.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王楚誌他人詩)20.壹樹春風有兩般,南枝身曖北枝寒。

現前壹段西來意,壹片西飛壹片東。(了元詩)21.祖師遺下壹只履,千古萬古播人耳。

空自肩擔跣足行,何曾踏著自家底。(五祖演雲詩)22.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寒山詩)23.獨坐清談久亦勞,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喚不起,猛虎壹聲山月高。(俞紫芝詩)24.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寒山詩)25.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詩)。

4. 求關於佛的句子

佛說:“壹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壹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佛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壹次的擦肩 ╰ぷ╮人生╭ぷ╯佛說:讓我普渡蕓蕓眾生 佛說: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萬物 佛說: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佛說: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壹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

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佛說:握緊拳頭,妳的手裏是空的;伸開手掌,妳擁有全世界。

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染塵埃。

佛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壹盞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

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壹切災殃化為塵。 佛說: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諸多煩惱,煩惱無以排遣故有心結,人就陷入“無明”狀態中,從而造下種種惑業。

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壹切煩惱。風聲,雨聲,壹世的相思。

涅磐,頓悟,壹世的禪鋒。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樂。

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說:每壹滴水都是海。

人因有自我,便產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生了過去、未來,產生了好、壞、順、逆,人壹直活在企盼與欲望中。當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 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佛說:不可因傳說而信以為真;不可因經典所載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傳統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邏輯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根據哲理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權威而信以為真。

人藉著自己壹生的實踐可揭示壹切的秘密,而妳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說:地獄在哪裏?地獄在我們的身心裏。

我們由於欲望難以滿足,而產生貪欲之渴與憎恨不滿之火,焚燒我們的身心。 期求解脫之道的人,亦必須遠離欲望之火。

就像背負號草的人見到野火須走避壹樣。

佛說:見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誘惑、連忙把眼睛挖出來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心才是受誘惑的主角,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配角的眼睛就不會輸入邪惡了。

佛說: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壹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才會變得不快樂。

佛嘆道:壹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佛說:宇宙與人,皆有五類:色、受、想、行、識,合為五蘊。物質世界的五蘊熾盛,引誘著人的五蘊炙盛,於是種種貪欲翻卷了起來,將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之中,壹沈壹浮。

所謂的只取壹瓢飲,成了昏黃卷冊中壹句死氣沈沈的偈語,喪失了當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壹根空心的蘆葦,再渡不起我們沈重的身軀。

佛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佛說:皮囊好惡,原是無常。

佛說:人應該學會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佛說:出世間 佛說:萬物於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佛說:蒼生難渡 ?╰ぷ╮道╭ぷ╯ 佛說:道高壹尺,魔高壹丈。 佛說: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5. 《關於佛的歇後語》好詞好句

1、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壹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詩寫嬋娟,詞譜秋蓮。喜榕樹,書香氤然。

香梅品盡,兩處情牽。謝詩為證,曲為媒,詞為緣。

隱隱青竹,脈脈紅蓮。深深院,綺韻盈然。

花前攜手,秋波相牽。道眼中情,情中語,語中緣。

2、佛說:我因無愛而成佛,妳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佛說:懺悔無用。

妳有未了的前緣,去吧,去續妳的姻緣,我等妳回來。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

3、佛說:壹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4、佛說:前世,妳是我親手種下的壹株碗蓮,別的蓮都開了,只有妳,直到枯萎,也沒能把妳清麗的容顏展現在我眼前。

5、佛說:握緊拳頭,妳的手是空的,伸開手掌,妳擁有全世界。 6、佛說:萬物於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7、佛說: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萬物。 8、佛說: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壹切自在來源於選擇。

而不是刻意,不如放開,放下的越多,擁有的就越多。 9、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份! 10、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壹次的擦肩。我苦苦哀求佛祖,讓我們再結壹段塵緣,相戀相伴走過月月年年。

11、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註定彼此的壹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12、佛說:五百年前結緣來,前生註定非今日。

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13、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安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悅。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14、佛說:凡事都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15、佛說: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16、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壹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壹切都是天意。

17、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的擦肩。

18、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19、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那妳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樣的緣分? 20、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6. 關於佛教上的好詞句

施主多閱閱佛書就哦了!

禪客來問念佛理,我說此問從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誰,佛我究竟何為體。

水中月影鏡中面,水月鏡面從何現。

何者是假何者真,請君問取鏡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經夏,風月催不待。訪覓漢時人,能無壹個在。

朝朝花遷落,歲歲人移改。今日揚塵處,昔時為大海。

有人把椿樹,喚作白栴檀。學道多沙數,幾個得泥丸。

棄金卻擔草,謾他亦自謾。似聚砂壹處,成團也大難。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壹個土饅頭。

世間何事最堪嗟,盡是三途造罪楂。不學白雲巖下客,壹條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葉,春來從妳樹開花。三界橫眠無壹事,明月清風是我家。

身如菩提樹,

心似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菩提本非樹,

明鏡變非臺。

本來無壹物,

何處惹塵埃.

佛語有雲:寧靜而致遠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來想如來,非如來如是如來。

十大經典佛語

經典壹:壹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壹旦失口,往往壹絲脆

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

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

痛苦。

經典五:壹花壹世界,壹佛壹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壹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7. “大量”搜索關於《佛》的名句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造塔功德經》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第262

壹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增壹阿含經》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

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卷6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壹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佛說八大人覺經>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卷二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壹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壹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阿彌陀經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壹。——《楞嚴經》

當舍於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大寶積經第91卷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楞嚴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8. “大量”狂搜關於《佛》的名句

醒世詠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別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不無常。

吃些虧來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謅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壹劑養神平胃散,兩鐘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留手壹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壹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憨山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