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雪萊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雪萊

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雪萊

波西·比希·雪萊(PercyBysshe Shelley,1792—1822)十九世紀英國積極浪漫主義的著名詩人、文學批評家。1811年因發表論文《無神論的必然性》,而被牛津大學開除學籍。後來又因發表著名長詩《麥布女王》,受到英國統治者的攻擊誹謗,被迫離開祖國,在意大利生活數年。雪萊的詩贊美革命,抨擊傳統,被馬克思稱為“社會主義的急先鋒”,他是最早歌頌空想社會主義的詩人之壹。寫有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欽契》、敘事詩《麥布女王》、《伊斯蘭的起義》等。其文藝思想主要反映在長篇論文《詩之辯護》和他給自己的作品所寫的壹些序言中。其中《詩之辯護》在外國文藝理論史上被稱為英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綱領。

在《詩之辯護》中,雪萊著重論述了詩的社會功用、本質、特征以及對詩人的評價。雪萊給詩下的定義是; “生命的形象表達在永恒的真理中”。他肯定了詩人的作用,認為“靈感之不可解者,詩人是解釋者;未來之昭示於現時者,詩人是鏡子”, “詩人吹響進攻的軍號”, “詩人是立法者”。詩的社會作用是維護人類權利和理想、懲治罪惡的“壹柄閃著電光的劍”。在長詩“伊斯蘭的起義”的序言中,他明確指出詩的目的是“要在我的讀者的心中點燃起對自由與正義原則的道義的熱情,以及對善的信仰與希望”。詩的功用還在於引起 *** 和美: “它把被歪曲的對象化為美”,要在別人心中“產生和保證這種最高意義的快樂”。他強調藝術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指出唯有現實發展中主要的、最重要的傾向才是詩的對象。 “詩是現實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詩的任務就是要幫助人了解事情的真相,了解事件的精神,揭示出生活中偉大的美、 “內在的真理”、“潛在的美”。他還強調想象的作用,說詩是“想象的表現”, “想象是實現道德完善的偉大工具”。在他看來想象可以彌補理性認識的不足,想象和理性思維是統壹的,理性認識是詩的基礎。他特別強調靈感,天賦和直覺的作用。

雪萊的理論雖有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的色彩,但他肯定了詩人的作用和同代詩人的歷史貢獻,肯定了進步的歷史觀點,溫和地批評了詩的作用今不如昔的觀點,這在法國革命低潮時期,歐洲思想界異常沈悶時期,還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