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寒食的作者是韓翃。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城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寒食節雖然禁火,但得寵的官員卻可以得到皇上特賜的燭火,家裏輕煙繚繞。
詩中充溢著對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同時暗含委婉的諷諫。全詩重在描寫景物,以白描手法寫實,結構嚴謹,蘊含多重轉折,用筆含蓄,寓意深遠。
寒食:節令名,在農歷清明前壹日或二日。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即冬至節)壹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寒食正當三月,是春景正濃之時。古代風俗,於寒食前後禁火三天,據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介子推。
相傳介子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隱於山中,晉文公燒山逼他出來,介子推抱樹而死。晉文公為悼念他,禁止在介子推死日生火煮飯,只吃冷食。後相沿成俗,稱為“寒食禁火”。或雲禁火為周的舊制,與介子推之死無關。詩題壹作“寒食日即事”。
作者簡介:
韓翃,登天寶十三載進士第,官至駕部郎中、中書舍人。
在大歷十才子裏,韓翃和李益也許是最著名的兩個。這並非是由於他們的文學造詣,而因為他倆都是傳奇裏的有名角色。見《太平廣記》卷肆捌伍許堯佐《柳氏傳》。
韓翃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詩多寫送別唱和題材,如《韓君平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
韓翃詩集裏十之八九是送行贈別或者唱和吟詠的詩歌。這類作品在唐代其他名家詩集裏所占的比例似乎都沒有像他的詩集裏那麽大。韓翃善於輕巧而具體地預祝旅途順利,說得古代舟車仿佛具有現代交通工具的速度。淄青侯希逸、宣武李勉相繼辟幕府。
建中初,以詩受知德宗,得到德宗的賞識,被授予駕部郎中、知制誥等官爵,最後官至中書舍人。韓翃與錢起、盧綸等人號稱大歷十才子。他作詩興致繁富,壹篇壹詠,朝野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