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女人受委屈的古詩

女人受委屈的古詩

1. 關於受委屈的古詩句子

關於受委屈的古詩句子 1.受委屈的詩句

表達受了委屈的詩詞:

1、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嶽飛《小重山》

2、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彈琴》

3、衛青不敗由天幸, 李廣無功緣數奇。——王維《老將行》

4、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

5、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張九齡《感遇四首之四 》

6、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駱賓王《在獄詠蟬》

7、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

2.有關“委屈”的詩句

1.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宋·李清照 《聲聲慢》

釋義:。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麽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壹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2.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釋義: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3.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宋·李清照《壹剪梅》

釋義: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壹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

4.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釋義: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兩人互相望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

5.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釋義: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

3.委屈的詩句

古代寫委屈的詩句特別多,其委屈的原因是懷才不遇,身世遭貶。最大的委屈詞當是李白寫的兩句,第壹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第二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第二句出自《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翻譯如下: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賞析:

***十五首組詩,此為組詩中流傳最廣的壹首。“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湧,似火山爆發,駭人心目。單看“白發三千丈”壹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怎麽能有“三千丈”呢?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發,人所***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壹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古典詩歌裏寫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雲:‘憂端如山來(按:當作“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白獨辟蹊徑,以“白發三千丈”之長喻愁之深之重。人們不但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見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贊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於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是因為照鏡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鏡,三四句就明白寫出:“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似重復又非重復,它並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發的“白”字所能兼帶。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出“何處”之問。這兩句不是問語,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壹個“得”字上。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所誌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鬢染秋霜,親歷www.slKj.org親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奮其誌能,願為輔弼”的雄心,有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的理想(均見《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盡管屢遭挫折,未能實現,但他的誌向紿終不泯。寫這首詩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壯誌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生“白發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後世識其悲憤,並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謂善作不平鳴者了。

4.關於被冤枉感到委屈的古詩

行 路 難①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②,玉盤珍羞直萬錢③。

停杯投箸不能食④,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⑤。

閑來垂釣碧溪上⑥,忽復乘舟夢日邊⑦。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⑧,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⑨,直掛雲帆濟滄海⑩。

[註釋]

①行路難:樂府歌辭之壹。原詩有三首,這是第壹首。

②金樽(zūn):金酒杯。鬥(dǒu)十千:壹鬥酒值十千錢。

③玉盤:玉制的盤子。珍羞:精美的食品。羞:同“饈”。直:同“值”。

④箸(zhù):筷子。

⑤太行(háng)山名,位於山西河北交界處。

⑥垂釣碧溪: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呂尚(姜太公)曾在渭水邊垂釣,後來遇到周文王,被重用。

⑦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在受成湯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旁邊。

⑧歧路:叉路。

⑨長風破浪:比喻遠大抱負得以實現。

⑩雲帆:像白雲壹樣的船帆。濟:渡過。滄海:大海。

[解說]

前四句寫面對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悶心情。五六兩句揭示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尋找出路,但阻礙重重,好像到處被冰雪隔絕。七八兩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呂尚、伊尹那樣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來四個短句,抒發了自己在尋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後兩句表達作者決心沖破壹切艱難險阻,實現遠大抱負的信心。全詩感情跌蕩起伏,感人至深。

5.表示很憋屈、委屈的詩句有哪些

1、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出自宋代黃公紹的《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壹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釋義:

年年春社的日子婦女們停下針線,孤單的她怎忍看見,雙飛雙棲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過去大半,我獨自還羈身於亂山深處,寂寞地佇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誰給我補綴針線?點點行行的淚痕灑滿春衫。落日時分我解鞍駐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雖有花枝卻無人佩戴,雖有美酒卻無人勸酒把盞,縱然醉了也無人照管。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出自宋代晏殊的《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釋義:

聽壹支新曲喝壹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花兒總要雕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裏徘徊。

3、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釋義:

門簾外傳來雨聲潺潺,濃郁的春意又要雕殘。即使身蓋羅織的錦被也受不住五更時的冷寒。只有迷夢中忘掉自身是羈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時的歡愉。

不該獨自壹人登樓憑欄遠望,引起對故國的無盡思念和感慨。離開容易再見故土就難了。過去像流失的江水雕落的紅花跟春天壹起回去,今昔對比,壹是天上壹是人間。

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釋義:

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釋義:

風停了,塵土裏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雕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壹切事情都已經完結。想要傾訴自己的感慨,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下來。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6.委屈的詩句

古代寫委屈的詩句特別多,其委屈的原因是懷才不遇,身世遭貶。

最大的委屈詞當是李白寫的兩句,第壹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第二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第二句出自《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翻譯如下: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賞析: ***十五首組詩,此為組詩中流傳最廣的壹首。“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劈空而來,似大潮奔湧,似火山爆發,駭人心目。

單看“白發三千丈”壹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怎麽能有“三千丈”呢?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發,人所***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壹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古典詩歌裏寫愁的取譬很多。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說:“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雲:‘憂端如山來(按:當作“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白獨辟蹊徑,以“白發三千丈”之長喻愁之深之重。

人們不但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見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贊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於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是因為照鏡而知。

首二句暗藏照鏡,三四句就明白寫出:“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似重復又非重復,它並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發的“白”字所能兼帶。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出“何處”之問。

這兩句不是問語,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壹個“得”字上。

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所誌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鬢染秋霜,親歷www.slKj.org親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奮其誌能,願為輔弼”的雄心,有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的理想(均見《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盡管屢遭挫折,未能實現,但他的誌向紿終不泯。寫這首詩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壯誌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生“白發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後世識其悲憤,並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謂善作不平鳴者了。

7.形容很委屈的詩句

表達委屈心情的詩句1: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2:關山夢魂長,魚雁音塵少.兩鬢不幸青,只為相思老.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5: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6: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7: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8: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9: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辭強說愁。

10: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11: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12: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3:夕陽夕下,斷腸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