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江郎才華的典故

江郎才華的典故

《江郎才子傳》最早是南朝梁中容寫的。

李唐延壽《石楠江淹傳》沿用了鐘嶸詩中的說法,後人根據這些說法提煉出這個成語。

江郎筋疲力盡了?

江郎人才枯竭,這是中國的成語。最早由南朝梁中容出版。

這個成語原指江淹沒有文學名,晚年的詩沒有好句子;後來常被比喻為天賦的下降。在句子中可以做謂語、定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起源

南朝梁中容、石品奇光祿姜晏

“當初我淹宣城郡,所以到了素野亭,夢見壹個漂亮的丈夫,自稱郭璞,說‘我有壹支筆在妳府裏多年,可以再看壹次。’沈浸在懷裏,拿起五色筆教它。後來是詩,沒有成語,就流傳到了江郎。"

唐·李延壽《石楠江淹傳》

“泛濫就是要探妳懷裏的五色筆來教它。”從此詩中再無優美詩句,人說疲憊不堪。"

“江郎才氣盡”最早出自南朝李傕的詩《品廣漆·江祿·顏》,李唐延壽《南史·江淹傳》效仿鐘嶸的詩《品》,後人根據這些說法提煉出這個成語。

成語故事

江淹是南北朝時期的壹位文學家。他在南朝宋齊梁為官,身居要職。他年輕的時候,家裏很窮。

因為父親去世早,他很小就上山砍柴賣給母親。盡管條件艱苦,江妍仍然努力學習。

由於刻苦自學,他寫了許多精彩的文章和詩歌,被世人閱讀和稱贊,他的名聲也傳到了國外。最後,江淹受到朝廷的重視。

但到了晚年,江淹才華大衰,文章平淡無奇,沒有文采,也不再有優美的詩篇。人們搖搖頭說:“江郎完了。”

如果探究原因,很可能是江淹後來做了大官,忙於公務,沒有時間認真寫詩寫文章。而且成名後地位變了,生活富裕了,也就不再努力學習了,自然退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