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北轍南轅》編劇回應劇情懸浮“這就是我的地氣,我的生活”!妳怎麽看?

《北轍南轅》編劇回應劇情懸浮“這就是我的地氣,我的生活”!妳怎麽看?

《北轍南轅》編劇回應劇情懸浮“這就是我的地氣,我的生活”!“觀眾和市場我都不懂,我只懂我自己。我要表達的就是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是觀眾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這段話反映出三層問題:

賣方市場的同溫層呆太久了

這段采訪文中有壹句說的對,而且好像剛剛意識到:不過在多年我們的影視作品跟過去相比要豐富得多,過去電視臺播什麽,觀眾看什麽;現在不壹樣了,觀眾可以選擇自己看什麽了。既然知道現在觀眾選擇多了,為什麽還要堅持自我表達呢?還不是因為在圈內,有資源,有渠道,劇本能直接端上馮小剛導演的案頭。不知道中國有無數劇本等著被大導演、大公司看到,就像海量的簡歷壹樣,有數不清的劇本連看都不會被看到。

就因為和馮導、徐帆老師是朋友,這個劇本就能被拍出來……結果內容就是把自己朋友圈的幾位姐妹的生活改成劇,就想讓觀眾買賬?

現在早都大數據殺熟時代了,高級點的APP都能根據用戶喜好做到千人千面的推送機智,用戶偏好已經無孔不入了,都能監聽大家平時說話來推送了,居然還有人說“我要表達的就是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是觀眾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能這樣說是和這個時代有多大的脫鉤啊!

藝術源於生活不是源於妳的生活

從第壹個問題可以引出第二個問題,就是藝術來源於社會生活沒錯,但這句話還有下壹句吶。觀眾想看的不是從編劇身邊改編來的戴小雨、鮑雪、尤珊珊,而是戴小雨、鮑雪、尤珊珊等人代表的當代女性典型形象。

藝術創作是創作藝術典型,需要表現出社會生活的本質,概括出事物或人物的普遍性和***性,毛主席曾經說過,藝術比起實際生活,應該“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有普遍性。”但是從這段采訪整理稿來看,這部劇就是給編劇自己認識那幾個人,再加上娛樂圈、投資圈壹些富人拍的,確實代表了他們。

那麽這些內容何必占用公***資源在愛奇藝上播出呢?還是回到第1點,因為掌握了資源,就可以為所欲為,就可以拍自己的朋友圈給觀眾看,就可以對觀眾不理解自己的朋友表示不理解……

不過結果也和采訪中說的差不多,更新完18集後直接放出全部30集,因為沒什麽值得追的了。比如《紅樓夢》,寫也是曹雪芹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吧,那為什麽《紅樓夢》就能感動壹代壹代的人,我們甚至都沒生活在清朝,為什麽也會和《紅樓夢》產生***鳴?

有人可能會說《紅樓夢》的例子太極端,那就舉個臨近的例子,就在《北轍南轅》播出之前,前壹部高分、高討論量的網劇是朱壹龍的《叛逆者》。為什麽沒人說《叛逆者》懸浮?觀眾既不是生活在民國時期,也沒有當過特務,為什麽看《叛逆者》看得津津有味,看《北轍南轅》第壹集就看不下去?

比如文中提到的那個姐們:唯壹的愛好就是掙錢,疫情期間困在日本,不到壹年炒股掙600萬人民幣!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有這樣的人,但妳可以寫寫她是怎麽做到的,她有什麽過人之處,那怕壹點點小細節也值得人信服。或者這群人、這類人有什麽***性可以挖掘挖掘,觀眾壹定好奇,但結果啥也沒說,壹點人物塑造都沒有。

比如《叛逆者》裏的“摸魚王”王站長,這個人是個100%的虛構角色,但觀眾為什麽喜歡他,對他討論很多,就是因為他代表了從過去到現在機關裏的官僚形象。業務能力雖然壹般,阿諛奉承、陽奉陰違,暗中搞同事的手段壹流,活不怎麽幹。就算這個角色是架空在歷史裏的,觀眾也會覺得他好像就是自己生活中的壹個人。

觀眾看得不是歷史上真正的王站長,也不是編劇寫得多真實的王站長本人,而是身邊像王站長壹樣的“摸魚王”。不接地氣不是說不能寫尤珊珊這樣的人,賈寶玉更不接地氣,而是這個人背後有什麽可以和觀眾感情聯結的地方?

如果盧浮宮晚上關門了,那《蒙娜麗莎》還是藝術品嗎

這個問題是接受美學中壹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它討論了藝術作品的本質。也就是如果壹部藝術作品不被觀眾看到和接受,那它還是藝術作品嗎。這個問題就拿《蒙娜麗莎》這幅畫舉了個例子。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是壹幅客觀存在的畫,就像《北轍南轅》也是壹部客觀存在的網劇;不管人們看不看,《蒙娜麗莎》就在盧浮宮裏掛者;同樣不管人們看不看,《北轍南轅》也在網上掛著。那麽問題來了:可以不看,千萬別壹邊看壹邊生氣。如果不考慮潛在受眾,那寫它、拍它幹啥?藝術作品因為接受才具有審美價值和社會意義,如果抱著觀眾“可以不看”觀念解釋整件事,實在是無語了,恐怕以後沒有平臺敢合作了,因為觀點是看不看無所謂。

這個觀點實在太迷了,只能說在自己的“同溫層”呆久了,突然出來占用壹下公***資源發現有些不適應。法國美學家杜夫海納說:“是否說博物館的最後壹位參觀者走出之後大門壹關,畫就不再存在了呢?不是。它的存在並沒有被感知。這對任何對象都是如此。我們只能說:那時它再也不作為審美對象而存在,只作為東西而存在。如果人們願意的話,也可以說它作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