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鳥鐘的詩

鳥鐘的詩

《孟子》中“孔子登東山而小,登泰山而小於天下”。是我學生時代背課文時印象最深的詩句之壹。現在還記得上課搖頭,總覺得眼前有壹座雄偉的大山。孔子的泰山之行,使他成為歷代文人心中的文化名山,也吸引了後人紛紛效仿,希望到達其他山之巔都顯得相形見絀..

我去爬泰山的時間,是在十月初和秋天,那是壹場秋雨過後難得的壹天。據當地朋友介紹,泰山每年有160多天的霧,夏季只有10的晴天,秋季有20多天,正是登泰山的好時候。泰山的秋天也來得更早。在城市還處於良好狀態的時候,它就像紅、黃、紫、橙,大自然已經賦予了泰山深秋最濃的色彩。

從泰山腳下到岱頂* * *,有四條徒步路線:中路洪門、西路天外村、東路天柱峰、北路桃花峪。中魯鴻門是最古老的傳統路線,13位皇帝就是在這裏前往登封祭祀的。

我也踏著祖先的足跡,仔細看著山景。出現在我眼前的,仿佛不是五嶽之首的泰山,而是畫家筆下的山水水墨畫,從最下面的戴廟和代宗坊牌坊緩緩展開。隨著北風漸起,畫筆越發勤快,壹層壹層地渲染,漸漸露出了瑤池太後和光芒四射的石谷仙境。

也許是被古老的傳說所吸引,也許是因為王牧池塘的靈氣,我不自覺地想走進這座古老的寺廟歇歇腳。秋天的王牧池塘很安靜。偶爾有像我壹樣路過的遊客在石凳上休息。正殿前的銀杏樹都是金黃色的,古廟上掛著的警鈴偶爾叮當作響,嚇得池中的魚兒心驚肉跳。

要說王牧池塘是用濕畫筆畫出來的,離豆豆宮不遠的石頭谷,就被刻上了印章和草的意思。隨著風雨的侵蝕,花崗巖溪床上的這塊石刻只剩下千言萬語,但身臨其境依然令人震撼。它的雄偉與雍容能把人帶入壹種深邃清澈的佛教境界,周圍的山川如霜葉,為這種禪意增添了不少詩意。

隨著山峰的上升,畫卷繼續展開,沿途的植被從茂密的柏樹變成了茂盛的古松。眼前的嵩山層巒疊嶂,深綠色的老松中點綴著黃櫨、五角楓葉、紫椴樹等。,讓泰山格外妖嬈。

來到這裏,不妨把自己想象成畫中的人,站在半山腰對面的松亭上。妳可以從極佳的視角看到歷代詩人留下的碑銘石刻,也可以靜觀山川峽谷。有了像大自然壹樣的松濤聲,妳就能理解乾隆當年感嘆的那句“岱宗最妙的是松得真奇”。

沿走廊而上,南天門置於嵩山懸谷盡頭,長長的玉帶像山頂壹樣垂下壹架梯子。這就是著名的十八盤,也是爬泰山最危險最累的壹段。從慢18套,到中18套,最後到緊18套,傾角可達80度,最陡處壹公裏內上升400米。這時候我已經無心看畫了,只是在想這麽陡峭的攀向天空的手是誰?

然而,當我爬到更壞的大門,走在平坦的街道上,我感到神清氣爽,甚至我的腳步也變得輕盈。回首古道,我以為自己剛剛跨過了歷史的長河。黃昏已經開始降臨,到處霧氣朦朧。似乎伸手就能抓到雲,趁著眼前的風景沒有藏在夜色裏,繼續向玉皇頂攀登。

玉皇峰作為泰山主峰之巔,海拔1.545米。記住這個數字,要感謝朱德先生寫的那句順口溜:“泰山不高,壹千五百八十。”看到玉皇廟裏的天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

在秋雨過後的岱頂,我有幸同時遇到了雲海和晚霞兩大奇觀。沒有風的時候,白雲像玉盤壹樣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時隱時現,像壹座變幻莫測的仙島;風來時,殘雲如龍蛟,夕陽破雲洗人間。如此美麗的景象讓人歡呼雀躍。

在到達泰山之前,我就在想,為什麽泰山被稱為五嶽之首,海拔不到兩千米。真的站在這裏,居高臨下,可以釋然。雖然我沒見過魯的土地,但我見過雄偉的雲海,仿佛感受到了泰山跳動的脈搏。這片廣袤無垠,不僅是因為它是禪修的聖地,更是因為它驚艷的風景和深厚的人文底蘊,讓它無愧於“天下第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