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這些古詩中的月亮往往是思鄉的代名詞,是相思之情的載體。
B、“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的悲亢幽怨。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的悲壯雄渾。 這些詩句中的明月蘊涵著邊人的悲愁。
C、“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該詩名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蘊涵時空的永恒。
D、由於月亮的特點是普照天下,有圓有缺,月圓可喻親朋相聚,事情結果圓滿;月缺可喻親朋分離,事情不如人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宋·呂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這兩個特點來喻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