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詩句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壹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2.關於天然的詩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出自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句。
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
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原文《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作者:李白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天地賭壹擲,未能忘戰爭。
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嘆君倜儻才,標舉冠群英。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
鞍馬若浮雲,送余驃騎亭。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心知不得意(壹作語),卻欲棲蓬瀛。
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
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樂毅倘再生,於今亦奔亡。
蹉跎(壹作蒼茫)不得意,驅馬還貴鄉。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百裏獨太古,陶然臥羲皇。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觴。
賢豪間青娥,對燭儼成行。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
歡娛未終朝,秩滿歸鹹陽。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
壹別隔千裏,榮枯異炎涼。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
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菹。
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
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仆臥香爐頂,餐霞漱瑤泉。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
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夜郎萬裏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壹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裏目,曠然散我愁。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吳娃與越艷,窈窕誇鉛紅。
呼來上雲梯,含笑出簾櫳。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剪鑿竹石開,縈流漲清深。
登臺坐水閣,吐論多英音。片辭貴白璧,壹諾輕黃金。
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
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安得羿善射,壹箭落旄頭。
3.關於天然的詩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出自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句。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
原文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作者: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
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
天地賭壹擲,未能忘戰爭。
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
時命乃大謬,棄之海上行。
學劍翻自哂,為文竟何成。
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兒戲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臨當欲去時,慷慨淚沾纓。
嘆君倜儻才,標舉冠群英。
開筵引祖帳,慰此遠徂征。
鞍馬若浮雲,送余驃騎亭。
歌鐘不盡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羅星。
君王棄北海,掃地借長鯨。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傾。
心知不得意(壹作語),卻欲棲蓬瀛。
彎弧懼天狼,挾矢不敢張。
攬涕黃金臺,呼天哭昭王。
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
樂毅倘再生,於今亦奔亡。
蹉跎(壹作蒼茫)不得意,驅馬還貴鄉。
逢君聽弦歌,肅穆坐華堂。
百裏獨太古,陶然臥羲皇。
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觴。
賢豪間青娥,對燭儼成行。
醉舞紛綺席,清歌繞飛梁。
歡娛未終朝,秩滿歸鹹陽。
祖道擁萬人,供帳遙相望。
壹別隔千裏,榮枯異炎涼。
炎涼幾度改,九土中橫潰。
漢甲連胡兵,沙塵暗雲海。
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
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
函關壯帝居,國命懸哥舒。
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
公卿如犬羊,忠讜醢與菹。
二聖出遊豫,兩京遂丘墟。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節制非桓文,軍師擁熊虎。
人心失去就,賊勢騰風雨。
惟君固房陵,誠節冠終古。
仆臥香爐頂,餐霞漱瑤泉。
門開九江轉,枕下五湖連。
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
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
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
夜郎萬裏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
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
壹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
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裏目,曠然散我愁。
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吳娃與越艷,窈窕誇鉛紅。
呼來上雲梯,含笑出簾櫳。
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
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鑿竹石開,縈流漲清深。
登臺坐水閣,吐論多英音。
片辭貴白璧,壹諾輕黃金。
謂我不愧君,青鳥明丹心。
五色雲間鵲,飛鳴天上來。
傳聞赦書至,卻放夜郎回。
暖氣變寒谷,炎煙生死灰。
君登鳳池去,忽棄賈生才。
桀犬尚吠堯,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旌旆夾兩山,黃河當中流。
連雞不得進,飲馬空夷猶。
安得羿善射,壹箭落旄頭。
4.贊美大自然的美景的詩句以下這些詩句都是贊美大自然的美景的: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壹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遊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壹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5.關於大自然的詩句1、《青溪》 唐·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2、《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4、《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滕王閣詩》 唐·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6、《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7、《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9、《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2、《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13、《暮江吟》 唐·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4、《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5、《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16、《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7、《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8、《題金陵渡》 唐·張祜 金陵津渡水山樓,壹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19、《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20、《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6.關於大自然的古詩1、《新雷》
清代:張維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於寒盡覺春生。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壹聲。
譯文:
大自然雖然默默無言,但卻有情,寒盡而帶來春天,悄悄地安排好萬紫千紅的百花含苞待放大自然早已安排好了萬紫千紅,只等春雷壹響,百花就將競相開放。
2、《玉樓春·戲賦雲山》
宋代: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壹柱。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
譯文:
什麽人在半夜把山推走了?擡頭看四面都是浮雲,猜想是浮雲幹的。平常相對而視的幾座山峰,現找遍河邊卻尋不到它們在哪裏。西風猛然吹起,浮雲飄動,忽然看到東南方向有壹座擎天高山。老僧拍看手笑著誇贊,還在高興青山依舊在這裏。
3、《青溪 / 過青溪水作》
唐代: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譯文:
進入黃花川遊覽,每每都去追逐那條青溪。溪水隨著山勢,百轉千回,經過的路途,卻不足百裏。水聲在山間亂石中喧囂,水色在深密的松林裏幽靜深沈。
水草在溪水中輕輕搖蕩,蘆葦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壹向悠閑,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寧。但願我能留在溪邊的盤石上,在垂釣中度過我的壹生。
4、《涼州詞二首·其壹》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壹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裏,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5、《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代: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譯文: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裏之遙的江陵,壹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7.關於大自然的詩那請問到底是要大自然還是懷念壯士?
先來大自然的吧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冬景》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晚春》 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暮江吟》 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江南春絕句》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日》 秦觀
壹夕輕雷落萬絲
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
懷人
《贈衛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惜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聞黃粱
主稱會面難,壹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己亥歲》 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壹將功成萬骨枯
8.關於大自然的詩詞有哪些1、唐·王維《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2、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4、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5、唐·白居易《暮江吟》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唐·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9.有關於自然的詩句王維山水詩,既有雄渾壯觀的自然景象,更多見清逸雅致的山水畫面。
如:《漢江臨泛》“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再如《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前壹首詩,寫江漢風光,運用了水墨山水的造境和運筆,大處落墨,勾勒出江漢雄渾壯闊,水天壹起浮動,山色若有若無的景色。後壹首詩,寫終南山的勝境,意象朦朧,含蘊極富,山中的青嵐疊翠,千巖萬壑盡都籠罩於茫茫“白雲”,蒙蒙“青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