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詞點評介紹如下: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深刻揭示了社會的弊端和不公,表現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和關註。
在杜甫的《蜀相》壹詩中,他通過描繪丞相祠堂的景色,表達了他對丞相諸葛亮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柏樹茂密、碧草春色、黃鸝婉轉等自然景色,營造出壹種莊嚴肅穆的氛圍,表達了他對丞相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人也借此詩歌表達了對蜀漢歷史的關註和對蜀漢統治者的同情。
杜甫的詩歌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難。在《關山月》壹詩中,詩人描寫了明月、清風、稻花等自然景象,營造出壹種安寧祥和的氛圍,但在這種背景下,卻透露出詩人對統治者的諷刺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總的來說,杜甫的詩歌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不公,表現了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和關註。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文學價值,也具有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古詩翻譯
當年在岐王宅裏,常常見到妳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妳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壹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妳這位老相熟。
古詩賞析
詩是感傷世態炎涼的。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歌手,常在貴族豪門歌唱。杜甫少年時才華卓著,常出入於岐王李隆範和中書監崔滌的門庭,得以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開首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後兩句是對國事雕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僅僅四句卻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詩人雖然是在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流露的卻是對“開元全盛日”的深情懷念。這兩句下語似乎很輕,含蘊的感情卻深沈而凝重。
“岐王宅裏”、“崔九堂前”,仿佛信口道出,但在當事者心目中,這兩個文藝名流經常雅集之處,是鼎盛的開元時期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的集中的地方,它們的名字就足以勾起詩人對“全盛日”的美好回憶。
當年詩人出入其間,接觸李龜年這樣的藝術明星,是“尋常”而不難“幾度”的,多年過後回想起來,簡直是不可企及的夢境了。兩句詩在叠唱和詠嘆中,流露了詩人對開元全盛日的無限眷戀,猶如要拉長回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