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釋義: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壹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裏,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2、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釋義: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裏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
《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釋義: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4、
《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釋義: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麽時候能再相見呢?
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5、《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釋義: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2.關於“書香校園手抄報”的古詩,有哪些1、《尋雍尊師隱居》 唐代: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釋義: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壹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裏,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釋義: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裏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釋義: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4、《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釋義: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什麽時候能再相見呢? 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 5、《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釋義: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3.關於“書香校園”的古詩有哪些1、《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2、《讀山海經·其壹》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釋義: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采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快樂呢?
3、《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
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
4、《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宋代:陸遊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壹杯山藥進瓊糜。
釋義: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壹生碌碌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
白發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響,傳來壹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饑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
5、《觀書》明代:於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釋義:
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
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4.書香伴我行手抄報詩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這壹天是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
據資料表明,自“世界讀書日”宣布以來,已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此項活動。在每年的4月23日,各國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壹場熱熱 鬧鬧的歡樂節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壹意求之。
——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壹般。就壹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
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壹,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
村裏有壹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裏點有壹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裏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
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壹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壹邊讀書壹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壹枚金質獎章。
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壹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壹只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裏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裏流淚,嘴裏“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
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壹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妳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裏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
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壹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臺、朱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壹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麽?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
壹年夏天,有壹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壹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壹手拿著毛巾,壹手拿著書步入內室。壹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壹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
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壹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裏,壹手拿著書看,另壹只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
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
他年輕時家裏貧窮,白天給人做雇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裏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
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墻上鑿穿壹個孔洞,“偷”它壹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
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2: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壹頭拴柱頭發,壹頭拴在房梁上。
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壹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
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壹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3: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
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壹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壹閃壹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壹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壹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裏,掛在案頭。
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4: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
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
5.關於“書香校園”的古詩有哪些1、《柏學士茅屋》唐代:杜甫 碧山學士焚銀魚,白馬卻走深巖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 晴雲滿戶團傾蓋,秋水浮階溜決渠。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釋義: 安史之亂的戰火使柏學士失去了官職,昔日常參議朝政,直言相諫的他,將茅屋搭建在險峻的碧山之中,隱居於此。
但他仍象漢代文學家東方朔壹樣的刻苦讀書,雖然他年少,但已學業有成。 觀茅屋戶外,那祥雲如車蓋壹樣密密地聚集,秋水順著道路,如大水決渠壹樣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2、《讀山海經·其壹》魏晉:陶淵明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釋義: 孟夏的時節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著我的房屋。
眾鳥快樂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廬。 耕種過之後,我時常返回來讀我喜愛的書。
居住在僻靜的村巷中遠離喧囂,即使是老朋友駕車探望也掉頭回去。 (我)歡快地飲酌春酒,采摘園中的蔬菜。
細雨從東方而來,夾雜著清爽的風。 泛讀著《周王傳》,瀏覽著《山海經圖》。
(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快樂呢? 3、《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釋義: 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 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 4、《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宋代:陸遊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壹杯山藥進瓊糜。 釋義: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壹生碌碌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
白發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 高大的梧桐策策作響,傳來壹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冬冬催人入睡。
秋夜漫漫,饑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 5、《觀書》明代:於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壹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釋義: 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後,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 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湧來用之不竭,像東風裏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裏別有春景。
6.關於“書香伴我行”手操報的圖案和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7.關於>的詩壹個人走,迎著陽光 煙,眼鏡,校服擦肩而過 瞇起的眼睛 青春如水般安靜 冬梅倒了 黃土路上有如夢的暗香 男孩走過 女孩走過 偶爾上去下來自行車 淺黃的梅瓣又在哪裏 夕陽中二十多層的大樓成就了壹片蔭涼 詩意和月夜的浪漫飛了 光禿禿的樹幹站成兩行 空蕩蕩壹顆心跌進塵埃 壹滴淚完成了壹次祭奠 2. 春天,妳播下了希望。
秋天,妳獲得了豐收。 妳,並不奢求什麽。
只是默默地耕耘。 當我們取得成績時, 妳的臉上寫滿了笑意。
當我們做錯事時, 妳總是耐心地教育我們。 當我們失去信心時, 妳便用那充滿希望的眼光 激勵我們奮發向下。
上蒼為我們插上通往夢想的翅膀, 我們在歡呼中奔跑, 而您卻在心裏 默默地為我們祝福祈禱。 換來了我們的健康成長。
也許您也不知道自己耕耘了多少個春秋, 但歲月卻悄悄爬上了妳的臉龐。 您無怨無悔的付出, 培養了壹代又壹代新人。
啊!—— 老師我贊美妳, 您的青春為‘四化’付出, 您的形象在建設的隊伍裏閃光。 您是照亮黑暗的蠟燭, 是燃燒在冬天裏的火把。
鳥兒為妳歌唱, 花兒為妳開放。 在為祖國強盛而富強的道路上, 我們壹迅跑。
3.織夢 冥冥的天空中 我在找妳淒淒的笑容 它幽幽地飄蕩在草叢 訴說妳金色的夢 這個夢是妳唯壹的珍重 可惜它消逝得太匆匆 惟獨剩余妳憂傷的面容 在那裏將希望聚攏 別再把眼睛哭紅 別再把願望看得這般朦朧 學學那折斷翅膀卻堅強要飛的小蟲 完成妳今生美麗的夢 4.惜緣 看那天空中彌漫的蒼黃 冷冷的風帶來離別的淒涼 再沒有比離開妳更感覺惆悵 讓悲傷的思緒就這麽地飄蕩 相聚的日子總令人神往 總叫人為之幻想 可是分別的時光卻那樣悲傷 孤獨的妳我怎舍得將友誼埋葬 盡管離別迷惘而茫茫 我們卻該盡心去闖 更別忘記 將這段歲月好好珍藏 5.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壹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6.秋日的校園 賴子 當我的目光遊移於兩棵玉蘭 與兩位少女之間 天性讓我更貼近詩歌 秋天的影子 壹種難以描述的隱痛 秋風正緊 過道上落葉紛飛 繆斯離這兒只有壹米 少女走過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