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藤紙簡介

藤紙簡介

浙江漢族傳統紙。又稱“藤”、“紙”、“藤”。唐宋時期,越南和中國用古藤造紙,故名“藤紙”。孫能傳《刷溪略》:“刷故地,奉化、盛也以刷溪為界,為上遊。其地多為古藤,土人以之為紙。所謂屯溪藤也。”因此,該論文命名為“吉騰”。蘇軾《與人求書》:“從今以後,我真的可以掛壹根藤了。”王註:“寫《吊溪蔓》,說今之錯是文者,皆是死而砸蔓者。藤蔓可以當紙用。”蘇軾《孫信舊乞墨抄亭》詩雲:“書來乞詩,應自寫,以使栗尾書為藤。”《浙江同治品》引《元和縣誌》:“余杭縣產好藤紙,出自泉村。”又引盛誌曰:“藤紙之名,世所好,樣式皆五。藤條是用木脊椎骨處理的。堅滑潔白的說是紙,如玉的說是玉盤,用南唐承心堂花紋的說是承心堂紙,用蜀人魚子寫的說是粉雲,是好冬水。今天,它被稱為敲冰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