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什麽是詩歌的語言美

什麽是詩歌的語言美

什麽是詩歌的語言美如下:

我國古代詩歌的語言美,表現在語言的凝練上。我國古典詩詞的語言極為精練,內蘊豐富,言簡意賅。為達到字字珠璣的境界,古代的詩人嘔心瀝血。杜甫的“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盧延讓的“吟安壹個字,撚斷數莖須”,賈島的“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等都是古人煉字的明證。

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詩是壹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

更多介紹如下:

詩歌語言極具形象性,例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十個文字就構成了壹幅圖畫。這幅圖畫很簡單,景物只選四樣:大漠、長河、孤煙、落日,表現出北方曠遠荒涼的印象。

給“孤煙”加上個“直”字,可見沒有壹絲的風,當然也沒有風聲,於是就有了個靜寂的印象。給落日加上個“圓”字,並不是說唯有“落”才“圓”,而是說“落日”掛在地平線上的時候才見圓。

圓圓的壹輪“落日”不聲不響地襯托在“長河”的背後,這是壹個多麽靜寂的境界。壹個“直”,壹個“圓”,在圖畫方面說起來,都是簡單的線條,可和那曠遠荒涼的大漠、長河、孤煙、落日正相配,構成壹幅十分悲壯的邊塞風景畫。

詩歌語言特點: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語言具有音樂美。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