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翻譯: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求翻譯: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翻譯:想念妳啊想念妳,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

出處:《國風·王風·揚之水》

原文:

《國風·王風·揚之水》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揚之水,不流束楚。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

譯文 :

小河溝的水再湍急啊,也沖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和我駐守申國城寨。想念妳啊想念妳,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

小河溝的水再湍急啊,也飄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我守衛甫國城堡。想念妳啊想念妳,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

小河溝的水再湍急啊,也流不動成捆的柳枝。那位遠方的人兒啊,不能與我守衛許國城池。想念妳啊想念妳,哪時我才能回到故裏?

擴展資料:

《國風·王風·揚之水》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壹首戍邊戰士思念家中妻子的詩歌。全詩三章,每章六句。

詩從揚之水不流束薪起興,壹唱三嘆,反復掀起戍卒思婦盼歸之怨的高潮。在形式上,此詩句式富於變化,同時帶有鮮明的口語化傾向。

賞析:

《毛詩序》說:“《揚之水》,刺平王也。不撫其民而遠屯戍於母家,周人怨思焉。”春秋時期,申國常常遭受楚國的侵擾,而周平王的母親是申國人,為了不讓母親的故國頻受侵犯,周平王便派王國軍隊駐守申國。

駐地的士兵們為了保護壹片陌生的土地而遠離父母家鄉,內心自然感到不滿,這首《揚之水》便是士兵們此種情緒的流露。戍邊戰士,獨自佇立揚水之畔,看著滾滾流逝的河水,思妻之情湧上心頭:妻子還在獨自辛勞吧,本來砍柴是男人幹的重活,而現在卻要她壹肩承擔。

多想砍好成捆的薪柴,托付河水帶去妻子身邊,為其分擔勞苦,無奈揚水載不起這份沈重。河水奔流不息,正如我越走越遠,而妻子就像那捆不隨流水而去的薪柴,永遠佇立在家中,獨自等待,不離不棄。

如此輕的河水,怎樣才能把我成捆柴草般沈重的相思,帶給遠方的妻子那,何年何月我們再能團聚呢,全詩三章,每章六句。

采用日常口語,不追求統壹規整,用直白的語言描摹真實的情景。把壹份相同的相思,反復吟詠了三次。掀起戍卒思婦盼歸之怨的高潮。

每章最後的“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壹句是主人公濃得化不開的傷感,是他明知相聚無期卻每日掐指計算的期盼。

這份濃烈的思家情懷,被作者用短短數十字,描述的淋漓盡致。把壹幅充滿濃濃相思的畫面放置到春秋時代戰亂紛紛的背景中,內蘊陡然厚實,境界愈顯廣闊。千載之下讀之,仍會使人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