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賞析湖心亭看雪詩朗誦

如何賞析湖心亭看雪詩朗誦

筆墨精煉,情致深長——《湖心亭看雪》賞析

張岱(1597----1679)字宗子,號陶庵,紹興山陰人。出身官僚家庭,壹生未做官。他繼“公安”“竟陵”兩派之後,以清淡天真之筆,寫國破家亡之痛,寓情於境,意趣深遠,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較高的“殿軍”。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其代表作。

《湖心亭看雪》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表達他幽遠脫俗的閑情雅致。

文章第壹段,“崇禎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用語樸素,平實,意蘊卻很深遠。第壹句既點明時間、地點,又巧妙地利用明朝紀年表明自己不忘故國,不著痕跡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第二句“作者從聽覺的角度來寫雪,壹個“絕”字寫出了雪之大。作者雖未具體描寫雪景,但這個“絕”字,讓人看到的卻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觀景象,傳達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這種高度的寫意手法,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畫出了大雪的威嚴,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第二段重點寫湖中雪景。“是日,更定矣,余拿壹小船, 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使得“湖中人、鳥聲俱絕。”正是在這樣的天氣裏,竟有人深更半夜,獨自壹人去湖中賞雪,足以顯現作者不畏嚴寒的雅興和超凡脫俗的氣質。正是這種“雅興”和“氣質”,才使作者筆下的“湖中雪景”如此生動,形象。“霧淞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湖中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第壹句從總體形象入手,疊用三個“與”字,寫霧寫雲寫山寫水壹氣呵成,毫無重復之感。“上下壹白”中的這個“壹”字寫出了天空、雲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第二句變換視角,化為壹個個詩意盎然的特寫鏡頭:“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舟中人兩三粒”等等。這是朦朧的畫,夢幻般的詩,給人壹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對量詞的提煉可謂精妙絕倫,“痕”、“點”、“芥”、“粒”壹個小似壹個,不僅表現了視線的移動,景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