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鄉村四月》(古詩)作者背景與資料

《鄉村四月》(古詩)作者背景與資料

《鄉村四月》是南宋詩人翁卷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出神入化地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前兩句寫自然景象。“綠”,寫樹木蔥郁,“白”,寫水光映天。

詩人從視覺角度著眼,描繪出明麗動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僅以煙喻雨,寫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鳥聲,平添了無限的生機。

後兩句寫農家的繁忙。“鄉村四月閑人少”壹句,繪盡農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蠶桑”照應首句的“綠遍山原”,以“插田”照應首句的“白滿川”,壹個“才”和壹個“又”兩個虛字極富表現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見。

作者資料:

1、作者簡介

翁卷,南宋詩人,字續古,壹字靈舒。永嘉(今為浙江省溫州樂清市柳市鎮,方鬥巖村)人,與趙師秀、徐照、徐璣並稱為“永嘉四靈”,其中翁卷最年長。 由於壹生僅參加過壹次科舉考試,未果,所以壹生都為布衣。

2、創作成就

翁卷以其詩歌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壹席之地,給後人留下壹份難得的精神文化遺產,也為他自己在那個多事之秋的南宋獲得了壹絲絲生存的精神慰藉。

3、人物生平

翁卷的生卒時間,有關資料均無記載,樂清人。康熙《溫州府誌》記載:“翁卷,壹字靈舒,樂清柳川人。詩名《西巖集》,壹名《葦碧軒集》。” 翁卷有兩個弟弟,翁卷是老大,二弟叫永年,很多人認為永年是長兄。翁卷的三弟叫翁仿,可能早年夭折。翁卷有兩個兒子,分別叫翁井和翁雋。

翁卷考功名只參加了壹次就放棄了,所以,他壹生為了生存,也為了詩歌遊走四方,在溫州市郊、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生活過。翁卷在江西撫州也住過壹段時間。趙汝的《南宋群賢小集》中,有壹首詩《翁靈舒客臨川經從訪之不遇聞過村居》。

詩人翁卷隱居在壹個深山村裏,在那裏搭了三四間小茅屋,種了些高粱和樹木,安心自閑地寫詩。六十歲左右去世。

4、作品風格

翁卷等“永嘉四靈”專攻五律。其詩多詠景物,寫野逸之趣,追求壹種平淡簡遠的情調。註重字句的錘煉和對偶聲韻。

如:“輕煙分近郭,積雪蓋遙山。”(《冬日登富覽亭》)。“壹階春草生,幾片落花輕。”(《春日》)“梅花分地落,井氣隔簾生(《曉對》)”等等都是真切渾樸的秀句,為人傳誦。他的山水詩,既繼承了晚唐細膩精致的風格,又蘊含有宋詩理性化特點,

翁卷的詩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詩風顯得較為平易,簡約中有壹份清淡的韻味,“貴精不求多,得意不戀事”正是他的創作原則。

翁卷不僅擅長寫山水詩,由於他生活在社會下層,熟悉民情風俗,因此他也創作出了壹些反映和關註現實、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會不合理現象的詩作。

他的《東陽路旁蠶婦》詩,雖短短七言,卻把蠶婦的辛苦生活和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寫得入木三分:“兩鬢樵風壹面塵,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卻道空辛苦,抽得絲來還別人”。他的詩歌可以聯想到白居易的《賣炭翁》,蠶婦和賣炭翁塑造的都是古代社會真正的勞動人民。

翁卷寫詩,有很大程度作為其自己陶冶性情的工具,他的很多作品主要是抒發個人的感受。 例如:“興兵又罷兵,策士恥無名。閑見秋風起,猶生萬裏情。”是他對宋小朝廷偏安江左,抱殘守缺,不圖恢復大業而深感失望後寫出的詩,寫出了他在“罷兵”的妥協政策下,不能建立功業、報國無門的無奈。

擴展資料:

人物評價

翁卷生活的時代,正是風靡壹世的江西詩派已漸趨末流之時。江西詩派那種“以資書以為詩”、拼湊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風,正是溫州翁卷等四位詩人所深為不滿的。因此,他們從晚唐詩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賈島、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工夫“因狹出奇”。

南宋臺州黃巖的戴復古對翁卷充滿了仰慕之意。這位詩人喜歡翁卷的詩,但壹直無緣見面。翁卷的壹生,為了詩歌和生存遊走四方,因此,在溫州、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也都有戴復古追尋的足跡。

在壹次偶然的機會裏,他竟然在湖南與翁卷陌路相逢。他寫的《湘中遇翁靈舒》:“天臺山與雁蕩鄰,只隔中間壹片雲。壹片雲邊不相識,三千裏外卻逢君”。把相見恨晚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劉克莊批評“四靈”說:“永嘉詩人極力馳驟,才望見賈島、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對翁卷卻另有評價,他在《贈翁卷》中說:“非止擅唐風,尤於選體工。有時千載事,只在壹聯中。”

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極少數古體詩,《鄉村四月》壹首更為人所熟知:“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頗有清新淡遠的意趣。

翁卷寫的山水田園詩,雖只有寥寥數筆,卻有傳神之功。翁卷有很多詩歌,可以繪成畫軸的,如同中國傳統的山水之畫,不僅有寫意,而且有留白之妙。

百度百科-鄉村四月

百度百科-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