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吶喊散文隨筆

吶喊散文隨筆

吶喊散文隨筆1

 壹言,難述心中離殤,壹曲,難吟心中悲慟,壹表,難明心中哀憤。恍惚間,轉身,輾轉人群間,摸索著,人的七情、六欲占據了所有,跌跌撞撞,甚而鼻青臉腫,也無法,抹卻,這世界愚昧於我的,印證。我,瞇著眼,仰頭望,遠方的天,渺茫而曠遠,寂靜無垠,只想對著這個世界,吶喊!

 不曾細數肩上發絲幾何,那是,難以數盡的存在,恍若那執著消逝的寸寸光陰,亦是難以數盡的存在。然而,聰明的人兒,在某個未知的時刻,細數光陰,從懵懂混沌的存在跨入時空的存在,而我,循著先輩的足跡,在虛渺的存在裏,恍若深海之遊魚,搖搖擺擺,不知所從。腳下的路,經物欲的沖刷,晃了我的眼,我木然的杵在路邊,思考著:何去何從。紛亂的背影,匆匆的步履,繁瑣的行囊,刺激著我那敏感的神經,我,終究脆弱了,轉身,尋了片綠蔭,攜書,靜靜的,享受光陰從指間滑落的瀟灑。

 閱盡星雲萬變,胸中,層雲疊嶂,轉頭,望向那紛繁活物,心中,已如深潭般清冽,淡笑,低語:眾生百態,我固守己心。自成壹態,是“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淩雲壯誌,是“百川東到海”的灑脫睿智,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不羈世俗,是“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明朗存在。這,世界,是心的使然。

 憶起書海中偶然遇見的那幾頁黃紙,它們在靜謐中談論著人的原欲、原惡,亦闡明:萬惡懶為首。我頓悟,不是世界在疾馳,而是,那聰明的人,在偷時間,在主宰生命,在有生之年,做了件不平凡的事,所以,他們感到自己似乎已成就了自己,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意義,便紙醉金迷,沈溺於百年的閑暇,永遠也無法超越生命。在這茫茫人海,我是什麽?不自知,或許在臨死之際,我會略知,但,這,是可悲的存在,是生死壹遭的悵惘,是百年碌碌的無為。這,是人性的劣根性,是俗人無法擺脫的致命的毒,是噬人心魂的撒旦,縱然是那般可怕,卻依然有可愛的人兒為此吶喊,為此熬盡心血,只為讓這個世界,更加清明。我深諳:古來聖皆寂寞。在世間徒步,懂我者,何人,知我者,何人,我靜心佇立,只為來人,持壹手春風,拂去人世落寞。

 聰明的人兒,停下來,小憩,靜心,明目,再踏征程。

吶喊散文隨筆2

 最近,看新聞時有壹則消息引起了我長久的深思,作為國家級生態自然保護區的紮龍濕地,如今竟然也面臨著被破壞生態的現狀。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壹條水渠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人為挖掘造成的,我們還可以看到挖掘機正在挖河裏的沙子,此舉將會破壞水層的結構式,加速水的滲露速度。也許過不了幾年,紮龍濕地會因為水的大量流失而不再復存當日的風采。

 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把罪惡的黑手伸向了這片飛翔著美麗的丹頂鶴的樂園?大家之所以眷戀紮龍濕地,是因為這裏是原生態的、沒有經過任何雕琢的美玉,可是如今的紮龍濕地,卻無可奈何的.忍受人類對它們無休止的開發和利用,開發商是看中了濕地能給他們帶來大量的利潤,當經濟利益驅動壹切時,誰還能顧得上保護濕地的意識呢?

 濕地是地球母親的腎,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如今,紮龍濕地向我們發出了無聲的“吶喊”,我們人類是該反省壹下呢?

吶喊散文隨筆3

 每年壹到冬季的時候,就有人在居民區扯起了網,那種網之間的縫隙很小,在陽光的照射下,如果不註意看的話,根本發覺不到那張網的存在,可就是這張網,葬送了多少無辜麻雀的性命。捫心自問,麻雀與我們人類之間有深仇大恨嗎?為什麽我們不能懷著壹顆憐憫的心放過它們呢?

 北大荒的秋天,糧食是富余的,新打下來的玉米像座小山丘壹樣堆滿了場院,這時候,喜鵲,還有麻雀都頻繁的圍繞著玉米飛上飛下,趁人們不註意的時候啄上幾口,待人們轟趕的時候,便又呼啦啦地飛向另壹片領地。只是大家對待它們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對於喜鵲,大家往往都是拿著樹枝輕輕嚇唬壹番,誰讓它穿了壹身漂亮的衣服呢?更何況大家都相信喜鵲是能帶來好運和吉祥的。可對於麻雀來說遭遇的就是另壹番景象了。由於它終年穿著壹身灰不溜秋的外套,使得大家對它們望而生厭,壹見到有麻雀偷吃玉米,便毫不留情的用石塊狠命的砸過去,麻雀受了驚嚇,冷不丁地落荒而逃。

 到了冬天,糧食顆粒歸倉,麻雀尋覓食物變的困難,為了生存,它們只能終日不知疲倦地去尋找可以充饑的食物,也許是饑不擇食,終究會有幾只麻雀撞上那“魔網”,令它們動彈不得,越掙紮就越加速死亡的進程,最後壹命嗚呼。我不忍心看“魔網”上掛著麻雀橫七豎八的屍體,更不敢與它們的目光相對視。

 我只記得,在大肆捕捉麻雀的第二年春天,當房前屋後的沙果樹、李子樹相繼掛果的時候,每壹顆果子幾乎都逃不掉被毛毛蟲啃噬的命運。即使是噴灑大劑量的農藥也無濟於事,那些可惡的毛毛蟲的生命力卻更加頑強,它們的負隅頑抗和蔓延的速度超乎了人們的想象。沒有人會把這壹切和那些消失的麻雀聯系在壹起,當們意識到這壹切的時候,已經晚了,麻雀們已經飛走了,離開這壹片讓它們感到無比害怕和沒有安全感的地方。

 什麽時候,人類可以做麻雀真正的朋友,讓它們撲動輕盈的翅膀自由的飛翔在這片蔚藍的天空裏呢?

吶喊散文隨筆4

 “吶喊”似乎是令人“神往”的壹個名詞。魯迅先生有過小說集《吶喊》裏面收錄了許多今日仍耳熟能詳的作品。還有愛德華·蒙克的名畫《吶喊》,這幅畫在20xx年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199億美元拍賣成功,創造了拍賣的最高價格紀錄。

 值得壹提的是蒙克的繪畫風格以“後期印象派”為主,在主題上卻是象征派,其繪畫內容在於刻畫內心世界而非外在現實。在當時哲學和美學思潮影響下,他努力發掘人類心靈中的各種狀況,表現疾病、死亡、絕望、情愛等主題。因此他的創作有“心靈的現實主義”之稱,這是對“後印象派”的提升。

 就像欣賞“後印象派畫作”每個人都會感到“累”壹樣,因為藝術家的主觀感受和情緒被無限誇張,繪畫對象本身成為所要表現情緒的載體,所以這些畫具有強烈的震懾心靈的力量。我們因為“震懾”所以感到“疲憊”,這種疲憊來自於“本我”。

 《蒲伋詩境》之《漂》裏也有壹片詩歌《吶喊》:“我和妳壹樣已經沒有時間思考,簡短與成熟的思考/城市的人太多太多,只是從來沒有走向我相互交流/妳如我知道的彼此總太少太少,已經可以完全忽略/或者省略,這樣很好,沈默都可以成為無聲的吶喊”。或許這個層面上的吶喊更直接“如幹嚎,如咆哮,許多圍觀的人會啞然失笑”。但是如果僅僅是這樣,這不是吶喊,因為吶喊發自心靈,所以才會引起心靈的“震撼”。

 值得壹提的是,也寫過壹首歌詞《吶喊》,意境與詩歌不同,它更趨向與描寫“人類心靈的狀況”,同樣也是“心靈的現實主義”的寫照。無論如何,詩就是靈魂的“吶喊”。

 “眼前有風的呼嘯伴著沙塵暴,我迷失了目標被困在密封的地牢。也許每壹次逃跑都是妄想,我艱難地讓自己堅強。耳畔有風的呼嘯伴著雨雪冰雹,我無數次無助地跌到卻不跪地求饒。……它仿佛無數到光芒穿透黑暗,我正跟隨風的腳步帶妳找尋陽光明媚的春天。”(蒲伋:中國詩歌學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