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行》,即是桃花詩,原系唐樂曲名,據唐武平壹《景龍文館記》載,唐中宗景龍四年春,宴桃花園,群臣畢從,學士李矯等各獻桃花詩,中宗令宮女歌之,辭即清宛,歌乃妙絕。其中十二篇入樂府,號曰《桃花行》。這裏作者借用舊題。這是壹首觸景生情的詩歌,全詩情境融洽,構思奇巧,對比鮮明,使詩的形象鮮明,感情濃郁,語言清爽,語勢流暢,讀來如行雲流水,體味壹下,卻又感柔腸百轉,感人至深。在《桃花行》裏表達的情感,屬於黛玉自己的情感要遠比《葬花詞》要來得濃,來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