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大明湖完整的詩句

關於大明湖完整的詩句

1. 關於大明湖詩句

“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遊香國”;

“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韻,固江北之獨勝也。”

杜甫“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蒲松齡“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

“雲霧潤蒸華不註,波濤聲震大明湖”

《百花臺》“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遊。”

蘇轍《環波亭》“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沈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壹藤床。”

趙孟兆“雲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

郭沫若 “聞有芙蕖待秋月,已看楊柳化鵝雛。 濟南民眾超名士,歷下樓臺勝古都。 我欲舉杯邀杜李,問今佳興復何如?”

2. 關於“大明湖”的詩句有哪些

1.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趵突泉詩》

2. 雲霧蒸潤華不註,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趵突泉詩》

3. 壹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趵突泉》

4.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湧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趵突泉》

5.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裏,人物更風流。千裏故人千裏月,三年孤負歡遊。壹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6. 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沈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壹藤床。——《環波亭》

7. 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遊。——《百花臺》

8. 大明湖上秋容暮。風煙杖屨時來去。說與病維摩。可人秋水呵。自書盤谷序。和了停雲句。把酒為君歌。濟南名士多。——《菩薩蠻 題李溉之詞卷》

9.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壹泓映綺疏。可以滌心誌,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於。——《珍珠泉》

10. 大明湖上壹杯酒,昨日繡江眉睫間。晚涼壹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泛舟大明湖》

3. 與大明湖有關的詩句

泛舟大明湖(待杜子不至)(元好問)

長白山前繡江水,展放荷花三十裏。

看山水底山更佳,壹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壹灣,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壹杯酒,昨日繡江眉睫間。

晚涼壹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郁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壹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

蒲松齡

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

蘇轍

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沈瓦影涼。

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壹藤床。

4. 描寫大明湖的詩詞

《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雲霧蒸潤華不註,波濤聲震大明湖。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趵突泉》

(宋)曾鞏

壹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湧如輪。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 三首 [唐]李白

其壹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其二

湖闊數十裏,湖光搖碧山。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其三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

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日日扁舟藕花裏,有心長做濟南人。----------元好問

東風吹皺波粼粼,蘆牙界破明湖春。風定湖光作明鏡,群峰倒插青嶙峋。----------余正酉《明湖曲》

三月踏青下院來,春衫闊袖應時裁。折花都隔山前雨,直到黃昏未得回。----------王象春《踏青》

5. 大明湖的有名詩句

1、唐詩人杜甫曾兩次來濟南遊歷與書法家李邕宴飲於歷下亭。

留下了“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的詩句。 2、久居大明湖的蒲松齡曾留下了非常著名的詩句:”大明湖上就煙霞,茆屋三椽賃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園蔬登俎帶黃花。”寫出了當年大明湖畔的這種非常景觀 3、雲霧潤蒸華不註,波濤聲震大明湖” 4、《百花臺》最為有名:“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

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似武陵遊。”挾全家與友人登上采蓮舟,於清風明月間蕩舟湖上,把酒臨風,品荷賞月,是何等的風雅氣概。

5、蘇轍在齊州三年,留下了大量的優秀詩文,其中寫大明湖的《環波亭》尤是上乘佳作:“鳧鷗聚散湖光凈,魚鯊浮沈瓦影涼。清境不知三伏熱,病身唯要壹藤床。”

壹首詩,把大明湖的旖旎風光和沁人心脾的閑適清涼描寫得淋漓盡致。

6. 自古以來有關濟南大明湖的詩詞

1、大明湖景似蘇堤,也向熏風策杖藜。歷下亭環流水曲,會波樓繞遠山齊。——《遊大明湖》清代 孔繼瑛

譯文:大明湖的景色就像西湖蘇堤壹樣,我住著拐杖走在這溫暖的和風中。經過的亭子周圍傳來流水的聲音,波浪匯聚在壹起繞著城樓向著遠處的山流淌。

2、濟南三月春光好,明湖綠靜明如掃。——清·張元《明湖載酒行》

譯文:三月的濟南春色怡人,大明湖湖水碧波蕩漾幹凈的就像掃過壹樣。

3、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清·劉鳳誥《詠大明湖》

譯文: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壹半的山城風光壹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4、大明湖上壹杯酒,昨日繡江眉睫間。——《泛舟大明湖》元代 元好問

譯文:在大明湖上泛舟再飲上壹杯酒,昨天錦秀的的江水似乎還掛在眉間。

5、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壹泓映綺疏。——清·乾隆《珍珠泉》

譯文:超越了眾多的美景,匯聚到了大明湖,彎彎曲曲圍繞著瓊樓玉宇,澄澈的湖水倒映出窗上的雕飾花紋。

6、風物湖中好,家家白板扉。浮雲去水近,返照入林微。——《遊大明湖》明代 蘇濂

譯文:還是湖中的風景宜人,家家戶戶都是白板門。浮雲離湖水越開越近,微弱的陽光反射到森林。

7. 贊美大明湖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限好。

意思: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2、宋代曾鞏——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意思:問我到哪裏去避暑,很明顯就是去這麽大的西湖。

3、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嶽峰高聖澤長。

意思: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嶽峰高皇上的聖恩長留久。

4、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

意思: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壹半的山城風光壹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5、清湖凈水纖腰柳,倒影千佛日月明。

意思:清澈的湖面幹凈的水纖長的柳樹,湖裏倒映著萬千景色。

擴展資料: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壹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下第壹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壹。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壹泉水湖”稱號。 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大明湖壹帶歷代建築甚多,素有“壹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築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壹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壹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龍潭壹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後,歷下亭移建於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島上重建。

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墻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壹片大明。”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壹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

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臺上,由前後殿、鐘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啟聖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於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壹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墻時,在北水門上建了壹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匯波樓建成後,成為人們登臨遊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解放前,匯波樓毀於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築,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壹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參考資料:

大明湖_百度百科

8. 有關“大明湖”的詩句有哪些

大明湖詩句李清照

來自匿名用戶的提問

最新回答 0條回答

匿名用戶

2016-10-30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她生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卒於高宗紹興二十壹年(1151)以後。壹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壹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壹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壹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壹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

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側、柳絮泉東,有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紀念堂。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後人便依此確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紀念堂系仿宋建築,大門上掛著郭沫若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堂前還有他題定的楹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

清朝乾隆年間著名作者任宏遠曾有《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收藏驚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風流在,猶傳樂府名。”郭沫若先生曾為她題字“壹代詞人”、“傳誦千秋”,李清照在文學上的影響力可見壹斑!

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內容閨怨離愁,詞風清麗柔媚。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中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另壹首: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她因趙明誠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別詞,更是情意深摯,別具壹格。如《醉花陰》描寫女詞人在“佳節又重陽”時,倍感孤寂,於是以黃花自喻說: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她的構思新穎,意趣高雅,不是壹般男性作家代言體怨詞所能相比的。

希望采納,

如夢令·溪亭日暮》這首詞所記的是李清照少年時迷途於大明湖溪亭的故事。

《如夢令·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歐鷺。

譯文:常常想起壹次郊遊,壹玩就到日暮時分,沈醉在其中不想回家。壹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怎麽才能把船劃出去,不小心,卻驚起了壹灘歐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