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不要讓青春年華在消遣中白白地流逝,人生只有讀書是最美好的事情。指年輕時更應發奮學習。
出自:宋·翁森《四時讀書樂》
全詩: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白話譯文:
陽光照在堂外的欄桿,流水淙淙繞著長廊流過,乘涼歸來的人們,沐浴著春風送來花香,壹邊走壹邊吟唱著詩歌。
停在枝頭的鳥兒,那是伴我讀書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啟發我作出美妙的文章。
不要蹉跎歲月,人生只有讀書是最好的事。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文化中國傳世很久、傳人甚廣的關於春夏秋冬四時讀書情趣的著名組詩。作者是宋末元初的翁森。翁森是浙江仙居人,字秀卿,號壹瓢。他隱居不仕,以教書為業。他以朱熹的白鹿洞學規為訓,故跟隨他學習的人很多,曾留下壹部《壹瓢稿》。隱居不仕,讀書就少了壓力,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時讀書才會盡得其樂。《四時讀書樂》以生動的藝術形式,綺美的文學意象,概括了中國古典社會的讀書情趣。
《四時讀書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或者說是詩畫並茂,景情並茂,以其蘊含的無限書香雅趣,點綴著古城小巷的人文風情,尤其是它那“凡人及時讀書,便可無時不樂”的理性主題,曾幾何時,又構建了多少讀書人在漫漫歷史歲月裏和坎坎人生旅程上的精神家園,鞠育了多少書童學子於書卷中求學求知,並甘為中國文化香火之傳人的誌願抱負??
這首詩以其生動與綺美,在中國讀書史上廣為播頌千余載,膾炙人口數百代。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它曾成為明代“吳中四才子”之壹、書畫大家文征明著墨的題材,被繪成“布景設色、清雅絕塵”的《四時讀書樂圖》,為江南收藏家珍賞秘鑒,世代相傳;它也曾被演為磚刻這種藝術形式,鑲嵌於古城民宅的門樓之上,與其主人朝夕相伴,出入相親。
百度百科-四時讀書樂